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从通讯工具到声音伴侣,韶音引领耳机进化潮流

耳机从发明之初作为通讯工具到如今成为“声音伴侣”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述了韶音在AWE 2025上推出的动钛圈OpenDots ONE耳机,包括其解决佩戴舒适度和音质问题的创新设计,还分析了开放式耳机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你知道吗?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冷知识。耳机在诞生之初,可不是用来享受音乐的。它最初是为电话接线员量身设计的通讯工具,其目的在于让接线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接收声音信息,同时避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耳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技术也持续迭代升级。从早期有线连接的头戴式、耳塞式耳机,到后来无线连接的颈挂式、入耳式耳机,再到如今逐渐兴起的开放式耳机,耳机的形态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如今,耳机已经从单纯的通讯传声工具,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全天佩戴、随时提供生活背景音和无线沟通能力的“声音伴侣”,并且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耳机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全天候佩戴”成为了一种新的需求,人们对耳机佩戴的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前,高通发布的《音频产品使用现状调研报告2023》显示,舒适度已经超越价格和音质,成为消费者选购耳机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一款理想的耳机,不仅要佩戴舒适,还要具备出色的音质、耐用性和高颜值。面对用户这些“既要又要”的现实需求,在刚刚结束的AWE 2025上,韶音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动钛圈OpenDots ONE。

韶音动钛圈上采用了0.19毫米的超薄钛片。在此基础上,韶音的工程师们还关注到了目前开放式耳机面临的“耳形适配”难题。传统的头戴式和耳塞式耳机,自身具有可调整的结构或可更换的配件,能够较好地适配不同耳形用户的需求。

然而,耳夹式耳机由于腔体和电池采用固定连接结构,使得耳机的佩戴可调整空间进一步缩小。再加上耳夹式佩戴所需的夹紧力限制,很多用户会遇到“小耳朵戴不稳、大耳朵夹着疼”的尴尬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行业难题,韶音的工程师们借助3D扫描技术构建了专属数据库,其中包含全球四大人种共计超过1000个人耳模型。他们先后开展了50多轮佩戴测试,并与上千名经过长、短时间佩戴测试的用户进行了深入交流。最终,决定为耳机增加9克的预紧力。

可别小瞧这9克的力量,它能带来质的改变。对于小耳朵用户来说,这9克的夹紧力就像是为佩戴稳固度的天平加上了一个配平砝码;对于大耳朵用户而言,超薄钛片能够分担耳部压力,不会让预紧力带来额外负担。

为了进一步提升佩戴的舒适性,韶音还应用了不等距硅胶设计。硅胶材料本身具有亲肤的特性,能让耳机拥有柔软的触感。而不等距硅胶的设计则使耳机能够更好地贴合耳廓轮廓,平均分摊佩戴过程中耳朵前后承受的压强。

韶音OpenRun Pro 2上运用了骨气双单元技术。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截至2024年12月,韶音全球布局的知识产权已超过6400项。最新发布的韶音动钛圈OpenDots ONE,不仅搭载了Bassphere低频聚合™技术,还是首款支持杜比音效的耳夹式耳机。它通过Shokz OpenBass™ 2.0 +算法进行AI实时分析音乐频谱,能够对频段进行毫秒级动态补偿。可以说,这款产品是韶音目前声学科技应用的集大成之作。

以往,耳夹式耳机受限于发声单元体积,在音质和佩戴舒适性之间难以两全,很难突破音质的上限。韶音工程师团队以《星际穿越》中空间折叠的概念为灵感,在韶音动钛圈OpenDots ONE上,将传统的单发声单元升级为采用折叠结构的对称双单元设计方案。

韶音动钛圈采用了低频聚合技术。在耳机水滴形的腔体内,放入了两个直径11.8mm的圆形喇叭,通过连接环以振膜相对、共用前腔和出声孔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的球形喇叭模组。双喇叭协同工作,等效面积达到了16mm驱动单元的效果,从源头保证了强劲的低频输出能力。

再通过优化出声孔角度和利用壁面镜像声源的反射增强原理,韶音动钛圈OpenDots ONE获得了比其他开放式耳夹耳机更强的低频音质和音量,一举打破了困扰开放式耳机多年的“音质壁垒”。

随着开放式耳机佩戴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和音质短板的补足,其市场空间必将进一步释放。韶音作为开放式耳机的开创者,在同领域拥有极大的影响力。IDC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在骨传导耳机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前三均为韶音的产品。总体来看,韶音在骨传导耳机市场销售额占比近6成,在国内开放式耳机市场也保持着销售额第一的位置。随着韶音正式进入耳夹式耳机领域并推出动钛圈OpenDots ONE新品,耳夹式耳机的市场空间也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作为一个新兴品类,用户不仅可以在韶音60多家线下品牌专卖店中了解耳夹式耳机这一“新物种”。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韶音也将扩大此类产品的受众范围,加速完成用户市场教育。

耳机进入开放纪元,厂商开启“脑力比拼”

随着开放式耳机市场声量的扩大,一些乱象也开始出现,比如抄袭、侵权,靠低价和新样式吸引用户等。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耳夹式耳机销额增长超过700%。市场热度的提升,让贴牌产品、山寨产品有了可乘之机,也对入局耳夹式耳机赛道的新玩家提出了挑战。

此时,厂商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设计、技术和渠道,更多的是比拼“脑力”,即超前的研发积累、产品创新和研发综合实力,尤其是对已有产品形态能否进行再次改进甚至颠覆。

从韶音发布的动钛圈OpenDots ONE新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特质。无论是独创的不等距硅胶设计、动钛弧结构,还是在音质方面打破用户“开放式耳机表现差”固有认知的Bassphere低频聚合技术,都表明耳夹式耳机仍存在亟待解决的用户痛点和无限的技术创新可能。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开放式耳机的认知和认同度不断提高,不仅在技术层面会有更高的要求,对品牌的影响力、售前/售后服务网络、用户群定位等方面也会提出更高的标准。

拥有近二十年行业经验的韶音,凭借全面的品类覆盖、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广泛的品牌认知,必将带领开放式耳机走向更广阔的大众市场,完成从“运动专属”到“全场景适配”的品类进化。

本文介绍了耳机从通讯工具到“声音伴侣”的发展,重点阐述了韶音动钛圈OpenDots ONE在解决佩戴舒适度和音质问题上的创新设计。同时分析了开放式耳机市场现状,指出市场存在乱象,厂商需比拼“脑力”。韶音凭借自身优势,有望引领开放式耳机完成品类进化,走向更广泛的市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从通讯工具到声音伴侣,韶音引领耳机进化潮流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