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公布的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方案展开,介绍了改革背景、具体收费调整内容及相关保障措施等。
3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举行了一场备受关注的记者会。在此次记者会上,该局局长卢宠茂正式公布了香港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方案,该方案预计于2026年1月正式生效。
当天的记者会上,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中)等一众人员出席。此次改革有着深刻的背景,卢宠茂表示,目前特区政府对香港医院管理局服务的资助额超过了97%,部分公立医院服务的资助额更是达到了100%。然而,香港公营医疗系统却面临着系统失衡、资助错配以及服务浪费等诸多问题。为了确保公营医疗系统的可持续性,特区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推动此次改革。
那么,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在急症室收费方面,将从现在的180元(港元,下同)上调至400元。不过,第一类危殆和第二类危急病人可豁免此项收费,以保障真正有紧急需求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门诊收费也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普通科门诊收费从原来的50元上调至150元,并且药物每项收费5元;专科门诊收费则由135元上调至250元,药物每项收费20元。
对于病理检验服务和非紧急放射造影服务,基础项目依然维持免费。但病理检验服务的进阶项目收费50元,高端项目收费200元;非紧急放射造影服务进阶项目收费250元,高端项目收费500元。同时,病人住院期间和急症室病人的紧急放射诊断、病理检验和药物依旧维持免费,保障患者在关键时候的医疗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特区政府还增设了全年收费上限,每人每年1万元,该上限适用于所有收费项目(自费药械除外)。预计约7万名因病情需要经常使用医院服务的重症病人将会从中受惠,这一举措体现了对重症患者的关怀和保障。
卢宠茂指出,医疗收费改革将循序渐进地推进,目标是在5年内达到改革预期。届时,将维持九成整体公营资助率。他还强调,特区政府会本着“能者共付、轻症共付”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对“贫、急、重、危”病人的医疗保障,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市民都能得到应有的医疗服务。
本文介绍了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公布的公营医疗收费改革方案,阐述了改革背景是公营医疗系统存在系统失衡等问题,详细说明了急症室、门诊、病理检验服务等收费标准的调整情况,以及增设全年收费上限等保障措施,改革将循序渐进推进,以保障公营医疗系统可持续性和加强对特定病人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