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三叶草生物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的新冠疫苗预购协议变故,详细阐述了协议终止情况、双方态度,还介绍了三叶草生物的发展历程、疫苗布局转变以及当前的经营困境。
近日,三叶草生物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之间的新冠疫苗预购协议突发变故,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3月24日晚间,三叶草生物发布消息,其全资附属子公司三叶草香港收到了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简称:GAVI)发出的两份函件。在3月21日,GAVI声称单方面终止与三叶草香港的预购协议,并且要求三叶草香港退还预付款项2.24亿美元。
面对GAVI的退款要求,三叶草生物果断拒绝。该公司认为,基于预购协议条款,GAVI的退款要求缺乏依据。三叶草生物表示,将全力以赴、严正有力地维护自身权益。截至公告发布之日,据三叶草生物所知,并无任何有关上述索偿要求的法律程序展开。
不过,三叶草生物发布的公告并未说明GAVI基于何种条款和要求终止合约及索要预付款。3月25日,界面新闻记者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发送邮件询问此事,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答复。除了公告内容外,三叶草生物回复界面新闻称,公司曾在2022年9月发布自愿公告,明确说明已于2022年9月收到Gavi支付的2.24亿(224百万)美元,这笔款项是作为购买最初6400万剂订单所需的不可退回材料的预付款。
受此消息影响,3月25日开盘,三叶草生物股价下跌,午间股价跌超7%。截至收盘,三叶草生物报0.3港元/股,跌幅达7.69%,当前市值为3.89亿港元。
三叶草生物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尚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专注于为传染性疾病以及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开发新型疫苗及生物治疗候选产品。其主要产品在各治疗领域的适应症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COVID – 19)、恶性腹水及强直性脊柱炎。
GAVI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公私合作的国际卫生组织。其宗旨是帮助世界上一半的儿童接种疫苗,以预防世界上一些最致命的疾病。自成立以来,GAVI已帮助超过9.81亿儿童接种疫苗,防止了1620多万例未来的死亡,并帮助73个低收入国家将儿童死亡率降低一半。
二者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1年6月。当时,双方签订预购协议,三叶草生物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 提供SCB – 2019。SCB – 2019(CpG 1018加铝佐剂)是三叶草生物的核心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应对SARS – CoV – 2引起的COVID – 19。
根据预购协议,三叶草生物负责生产及临床评估COVID – 19候选疫苗,而GAVI负责确保COVID – 19候选疫苗的需求。GAVI至多需购买4.14亿剂SCB – 2019(CpG 1018加铝佐剂),通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机制分配给全球参与国;三叶草生物则需尽力确保疫苗不迟于2021年12月31日取得初步批准及不迟于2022年10月31日取得监管批准。
2022年9月,双方修订预购协议。修订后的协议将合作期限延长四年,剔除了向中国市场供应疫苗剂量的限制,将先前的承诺订单转换为6400万剂疫苗的选择权,并剔除最初的最多3.50亿剂选择购买权。值得注意的是,三叶草生物在这次的公告中提到公司已收到GAVI支付的2.24亿美元,作为购买最初0.64亿剂订单所需的不可退回材料的预付款。
有了GAVI的支持,三叶草生物孤注一掷地押宝新冠疫苗。在2022年6月,三叶草生物就已公告称,将优先把所有资源配置给新冠疫苗项目,减少非新冠项目和新项目的投入。为此,三叶草生物暂停了对SCB – 313(TRAIL – 三聚体肿瘤产品)、SCB – 808和SCB – 420(Fc融合蛋白项目)的继续投入。
2022年12月,三叶草生物重组蛋白新冠疫苗SCB – 2019(CpG 1018/铝佐剂)在中国被纳入紧急使用,2023年2月首次正式上市。然而,时势转变,进入2023年后,新冠疫苗开始陷入滞销。包括三叶草在内的多家押宝新冠疫苗的企业透露消息,将停止投入或者转向。在2023年年报中,三叶草生物表示,由于市场准入受限及疫苗接种需求较低,目前仍处于政府采购计划中的新冠疫苗在中国整体市场的商业价值暂时十分有限,并且因新冠疫苗需求量下降等进行相应的存货计提。
2023年4月,康希诺宣布将分配更多资源用于非新冠疫苗产品管线的研发,其新冠疫苗生产基地上海上药康希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也进入停产状态;2023年6月,万泰生物表示公司拟终止募资投资项目“鼻喷疫苗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023年7月,斯微生物天慈工厂暂停试运行,原因系“近期无新冠疫苗生产需求”;2024年1月,科兴中维传出新冠疫苗已全部停产的消息。
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2023年12月消息,COVAX已向146个经济体提供了近20亿剂COVID – 19疫苗和安全注射设备。并且,COVAX的所有预购供应协议都将在2023年底之前完成或终止,但一项协议除外,该协议的少量供应将持续到2024年上半年,以支持新的COVID – 19常规免疫计划。但并未披露该项协议具体情况。
尽管三叶草生物大手笔集中资源布局新冠疫苗,却未能从中获利。此后,三叶草生物将疫苗布局转向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三叶草生物第一款和第二款RSV疫苗于2023年5月在美国获批,并于2023年下半年在美国及欧洲市场的销售额达致约25亿美元。三叶草生物表示将集中精力有效推进RSV疫苗在中国及海外的临床试验。2023年2月,三叶草生物成为国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引进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一款原装进口四价流感疫苗。
3月24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称,RSV候选疫苗SCB – 1019已获得美国IND临床试验批准,并已启动该RSV候选疫苗在美国重复接种的临床研究。然而,三叶草生物的经营状况仍不容乐观。2023年刚因四价流感疫苗在国内商业化上市,收入达到3930万元,2024年上半年又因为四价流感疫苗AdimFlu – S销售退回,实现收入 – 1010万元,亏损9510万元。截至2024年6月底,三叶草生物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3亿元,负债总额高达26.3亿元。
本文围绕三叶草生物与GAVI的新冠疫苗预购协议变故展开,介绍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三叶草生物的发展历程、疫苗布局转变。从最初押宝新冠疫苗却遭遇滞销困境,到转向RSV、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疫苗,三叶草生物在疫苗领域不断探索。但目前其经营仍面临亏损和高额负债等难题,未来发展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