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特朗普重新执政后美欧同盟关系的变化以及多极世界秩序的崛起展开。分析了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对美欧关系的冲击,指出西方传统霸权逻辑已不适应当今世界变化,同时阐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强调多极世界秩序正在形成,以及美欧关系后续可能的走向。
特朗普重新执政之后,美欧同盟关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特朗普企图凭借“美国优先”政策来解决国内问题,然而这一政策的有效性令人质疑,而且还给欧洲盟友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多年来,欧盟始终紧紧追随美国,丧失了战略自主性,沦为西方衰落的牺牲品。美西方部分政客对多极化世界秩序正在崛起这一历史大势视而不见,依旧固执地妄图挽救自身逐渐失去的霸权地位,其内心的盲目自大与优越感让他们难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作者法比奥·马西莫·帕兰迪(Fabio Massimo Parenti),是意大利洛伦佐·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如今,即便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也终于意识到世界各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已经发生改变。这种认知,或者说是“后知后觉”尤为重要,因为它来自新上任的美国总统。要知道,美国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一极,在过去80年里一直是无可争议的领导者。
之所以说他们“后知后觉”,是因为许多观察家和学者早已洞察到这一大势,并且提出需要适应这些变化。他们呼吁加强同中国、俄罗斯、印度和伊朗等不同国家(也可以说是不同文明)的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金砖 ”、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新兴的、非西方主导的国际机制。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应摒弃集团对抗的思维逻辑。
美国和它的那些传统盟友一样,也不得不适应一个新的世界。原因很简单,美国已无法随心所欲地操纵这个世界。所以,在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内,我们将见证一个多极世界的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特朗普本人的自相矛盾和不可预测也是我们早有预料的。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在作者看来,这位白宫的新主人虽怀有“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雄心壮志,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切实际的。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十分可笑,它源于对美国“衰落”的认知。这种“衰落”不仅体现在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出现,更体现在美国过去拒绝做出改变,试图维护正在失去的霸权,逆历史潮流而动所犯下的战略失误。
例如,乌克兰危机持续至今,西方不仅未能孤立俄罗斯,反而发现自己被世界其他地区孤立。这是因为一种新的国际秩序已经出现,但西方对此却视而不见。
这些被称为“地缘政治板块”的深刻变化,早就应该让西方放弃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和至上主义逻辑。这些逻辑植根于欧洲中心论、普世论,以及后来盎格鲁 – 撒克逊人的“救世主”论。正是基于这些逻辑,西方主导了全球秩序长达数百年,但如今,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从全球经济权重来看,中国和美国越来越势均力敌。截至2023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占全球GDP的18.75%,而美国仅占1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和基于生产的方法,而不是基于支出的方法来统计GDP,中国的数据优势明显。事实上,从国际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在工业生产、国际贸易和技术发展方面已经连续多年领先美国,更不用说在绿色科技领域,中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导者。
图片来源:新华社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特朗普在就职典礼当天发表的有关劳动力市场、贸易和战争的言论才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要想“收复失地”困难重重,甚至几乎不可能,除非它重新以一种更“凯恩斯主义”的逻辑来审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将社会凝聚力和正义置于政治行动的中心。否则,鉴于美国当前社会分裂、经济不平等和国会中根深蒂固的个人利益矛盾,它很难成就大事。
早在至少20年前,就有人预见到国际体系会发生彻底变革。这一体系已经从一个自由的、单极秩序(或局限于世界一小部分地区的有限多极秩序)转变为一个新的、扩大的多极秩序,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都是这一框架中的一极。
美国公开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种族屠杀行动,甚至它本身就是共谋,这让西方本就摇摇欲坠的国际正当性彻底丧失。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傲慢自大和盲目的优越感依然占据着西方政治权力的核心。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固然必要,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仅凭这种认识不太可能催生一种新的文化和政治范式来适应这种变化。
要实现持久的和平共处,为整个民族的利益服务,唯一的途径是对话、合作与相互尊重。这将是特朗普新政府面临的真正挑战。他们可能以为自己能够迅速解决根深蒂固的历史问题,然而他们只会运用一些商业战略,还有一些某种程度上早已过时的方法,比如在竞争对手中寻找“敌人”,而不是在平等国家之间促进更大的合作。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基因”,及其自认为是“救世主”的观点,能在短期内扭转吗?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但作者感觉希望不大。因此,国际体系的变革将继续充满矛盾。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第一个月已经暴露出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这一点大家都能预料到,只有欧洲那些所谓的“领导人”想不到。这种裂痕将在安全和国防事务,以及经济和贸易政策方面显现出来。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我们就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但这一次,新一届政府的新重商主义和孤立主义姿态更加明显。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特朗普最初的外交政策行动看似迅速而有力。虽然他的政治议程主要是为国家精英服务,但起码从表面上看,其政策似乎真的是为了推动国家的再工业化,扩大国内就业。一边全面加征关税,一边为国内企业和工人减税,并降低能源成本的想法,正是在这个框架内提出的,当然,其有效性仍有待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对欧洲的军事支持就显得“合理”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资源,从乌克兰的原材料储备中获益,还可以更好地把精力集中在“印太”地区,并与俄罗斯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从而试图破坏中俄伙伴关系(虽然这肯定是徒劳的)。与此同时,欧盟显然存在内部分歧,在外交上软弱无力,无法构建真正的战略自主。现在人人都能看出,欧洲已经沦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小透明”。
在过去的30年里,欧盟逐渐放弃了政治和战略自主,转而坚定不移地支持美国。它基本上一直在遵循美国的地缘政治议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美国,跟俄罗斯在乌克兰打代理人战争。然而,如今美欧双方的利益分歧愈发明显。欧洲当前处于“美帝国”的边缘地带,不得不首当其冲地承担西方衰落的代价。
过去,西方国家把非西方大国称为现有世界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它们“修正”的是所谓的“基于规则的秩序”。然而如今,美国变成了真正的“修正主义大国”,因为世界已经进入了多极秩序下的“后西方”时代,而美国仍在自顾自地不断强调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深入剖析了特朗普重新执政后美欧同盟关系的变化以及多极世界秩序崛起的趋势。指出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冲击美欧关系,西方传统霸权逻辑已无法适应时代。中国在全球经济等方面发展迅速,多极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同时,美国与欧盟的利益分歧加大,欧盟丧失战略自主,沦为西方衰落的牺牲品。国际体系变革充满矛盾,美国若不改变思维,将难以“收复失地”,持久和平共处需要对话、合作与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