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人社局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技能人才培养等机制,介绍了截至2024年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阐述了在政策机制、培育质效、产教融合、培养载体等方面的举措,还说明了2025年将围绕“四个突出”做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在3月25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泰安市人社局紧跟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泰安市人社局不断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以及激励机制进行完善,全力以赴发展和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截至2024年底,泰安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显著。全市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了21.83万人,在技能劳动者中的占比高达32.2%。不仅队伍规模不断扩大,而且队伍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这一系列的积极变化,为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保障。
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泰安市采取了多方面的有效举措。
政策机制方面,不断优化完善。泰安市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成功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通过为技能人才量身定制政策,从“引、育、留、用”四个关键方面持续发力,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培育质效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聚焦重点就业群体,围绕重大战略、重点产业开展各类培训。仅在过去一年,就开展了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74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技能人才的专业素养。
产教融合方面,日益深化。泰安市完善了精准育才机制,积极探索“校链企”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驻泰职业院校与重点产业链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育急需技能人才。建立技工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扩大“订单班”“冠名班”的规模,极大地提高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精准性。
培养载体方面,持续壮大。聚焦重点产业、关键领域,泰安市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载体建设,以此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平台2个、省级平台13个、市级平台73个。此外,还持续开展“技能兴泰”职业技能大赛,辐射带动了2万人参与技能比武,营造了良好的技能提升氛围。
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泰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起着关键作用。今年,泰安将重点围绕“四个突出”做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突出技能提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聚焦四类重点群体开展技能培训,打造具有泰安特色的培训品牌。同时,落实“产业链”综合培训项目试点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为重点产业发展培养急需技能人才。
突出工学一体,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技工教育,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组建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
突出示范带动,组织实施职业技能大赛。探索举办“泰山杯”全国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标注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完善市级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开展2025年度“技能兴泰”职业技能大赛,更好地发挥大赛的示范带动作用。
突出机制创新,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深入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力度。持续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展学生技能等级认定,推动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持续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
本文介绍了泰安市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果,包括截至2024年底高技能人才数量及占比、队伍结构优化等。阐述了政策机制、培育质效、产教融合、培养载体等方面的有效举措,还说明了2025年围绕“四个突出”开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规划。整体展现了泰安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和持续推进,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