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磁波刀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展开,详细介绍了磁波刀技术的原理、治疗过程、优势等内容,展现了该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以及对患者生活的积极影响。
当闫先生(化名)在纸上稳稳写下自己的名字时,治疗室内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位被特发性震颤困扰多年的患者,其颤抖的右手在短短15秒的“磁波刀”治疗后,奇迹般地恢复了稳定。这一震撼的瞬间,不仅打破了患者多年来的心理枷锁,更标志着我国西北地区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正式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年轻时,闫先生就察觉到自己的右手在吃饭或喝水时会不由自主地震颤,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近五年里,震颤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生活。闫先生感慨地说:“连饭碗和水杯都端不稳,写字更是难上加难。”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由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发,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控制障碍。数据显示,我国此类患者数量已突破千万,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高达4.6%。震颤引发的精细动作障碍,不仅让患者的生存尊严受到侵蚀,更在他们的心理层面投下了自卑与焦虑的阴影。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陈伟教授指出:“许多患者在初期会通过药物来维持基本的生活能力,但随着病程的推进,药物的疗效会逐渐减退。而作为西部唯一的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磁波刀)中心,磁波刀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本针对该类疾病的微创治疗转变为无创,为运动障碍治疗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新纪元。”
这项革命性的技术融合了磁共振导航与聚焦超声技术。它通过高精度磁共振锁定脑内异常神经靶点,然后运用聚焦超声波束穿透颅骨,对靶点实施高温消融,从而阻断震颤信号的传导。整个过程无需开颅,真正创造出了“隔山打牛”的医学奇迹。
在治疗过程中,闫先生在清醒的状态下躺入磁共振室。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陈伟医生借助最先进的SIGNA Architect 3.0T磁共振系统,锁定了闫先生脑内的异常神经靶点。随后,运用1024束精准聚焦的超声波穿过颅骨,精准抵达大脑异常靶点。仅仅15秒,震颤就完全消失了。这种无创、无痛的治疗方式,不仅安全高效,还让闫先生当场就感受到了显著的改善。
与传统手术的“大刀阔斧”不同,磁波刀具有0.1毫米级的超高精度定位,并且配合实时颅内靶点温度监测,确保治疗过程安全可控。令人惊喜的是,患者术后无需长时间恢复,24小时内即可回归正常生活。这种安全、高效、神奇的治疗过程,让病患切实体验到了科技重塑生命质量的震撼力量。
接受治疗后的闫先生激动地说:“效果太好了,没想到我这辈子遇到了贵人。”他双手竖起大拇指,向陈伟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位曾经因震颤而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如今正尽情享受着重获生活掌控权的喜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率先在西部地区完成了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填补了区域医疗的空白,更让西部的患者无需远赴他乡,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国际领先的治疗。作为西部唯一的磁波刀中心,它的成功应用彰显了交大一附院在区域医疗技术中的引领地位。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已成为医疗创新的战略高地。这项技术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全球主流医疗监管体系的认证。从跟跑到领跑,西安交大一附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持续以创新科技重塑生命尊严,用医者仁心为震颤患者照亮希望之路,在祖国西部大地上谱写着医疗强国的时代强音。
相关链接
什么是磁波刀
目前,中国有超过380万帕金森病人,65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发病率为1.7%,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率超过帕金森病20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高达4.6%。作为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之一,特发性震颤虽不减少病人的预期寿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震颤幅度会逐渐增大,书写、饮食、穿衣、说话和其他精细活动的困难也会不断加重,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从大创到微创,再到无创,是医疗发展的趋势,也是病患的需求。
什么是磁波刀?
“磁波刀”,虽然名字里有“刀”,但实际上这种疗法无需开颅,也没有任何植入物。它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热门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新一代诊疗技术,也被称为“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
“磁波刀”设备与磁共振设备外观相似,患者只需躺下,如同扫描磁共振一样便可接受治疗,实现了从有创到无创的巨大飞跃。
脑部“磁波刀”治疗系统已通过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部门审批,在全球百余家知名医疗机构投入临床使用,为过万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实施了安全无创的脑部手术。2021年,磁波刀脑部系统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和以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
磁波刀是如何治疗的呢?
“磁波刀”脑部系统Exablate Neuro以大脑的特定部位为目标,聚焦超声以特定的频率和不同的强度穿过头骨,直接作用于靶点,通过加温对靶点组织进行消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患者无需全麻,在清醒状态下进入磁共振磁体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与医生交流反馈,医生可根据观察到的震颤症状改善情况,实时调整治疗方案。
磁共振成像与聚焦超声技术相结合,让医生能够精准地利用高能量超声波对靶点完成消融,仅需一次治疗就能立刻见效,且这种手术完全无创,为患者免除了开颅手术的痛苦。
治疗过程将经历物理校正、电子校正、临床验证、影像验证等多重确认,MRI温度序列监测下可实时获得靶点温度值,并依据患者的即时反馈将剂量精准地传送到靶区,有效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磁波刀的优势
“磁波刀”脑部系统技术最大的优势是无创,术后感染、出血风险几乎为零,患者可以快速康复并恢复日常活动,术后即可自行下床行走,经济和时间成本更低。
“磁波刀”脑部系统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消融靶点的大小和位置。它支持三维成像,图像组织分辨率更高,定位病灶和勾画病灶更精准;磁共振引导的聚焦超声治疗系统可实时监控温度;磁共振成像无辐射,完成治疗后,可立刻再次成像,查看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磁波刀主要针对药物难治性特发性震颤、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帕金森病等。震颤症状通常在生活中的表现为主观意识无法控制的手抖,例如吃饭时无法正常用筷子夹菜、倒水和举起杯子喝水时手不停颤抖等等。
交大一附院陆港医院已经引进了该设备,这也是中国西部首台。它为特发性震颤、以震颤为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建议患者前往门诊,由医生进行专业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磁波刀治疗。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磁波刀成功治疗特发性震颤患者的案例,介绍了磁波刀技术的原理、治疗过程、优势等,体现了该技术在无创神经调控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相关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彰显了交大一附院在区域医疗技术中的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