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3月19日大突破!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获省能源局认可,吉林油田“新型二氧化碳长时储能系统”审查过关,多重创新亮点足

3月19日吉林油田公司的“基于与二氧化碳超临界管道耦合的新型二氧化碳长时储能系统”顺利通过吉林省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审查,介绍了该系统所在示范项目的功能、启动情况,以及在生产、技术、降耗方面的创新举措,最后提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3月19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吉林油田公司传来。其研发的“基于与二氧化碳超临界管道耦合的新型二氧化碳长时储能系统”,成功通过了吉林省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审查。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无疑为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吉林油田CO2超临界管道配套长时储能示范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重大工程之一。该项目犹如一个多功能的能源魔方,具有跨域调度CO2以及电力调峰、调频、峰谷套利、弃电利用等多重功能。它不仅能够拓展CCUS产业的附加值,更为能源领域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大功率、低成本、长时储能的优秀方案。

自2024年9月份该先导示范项目启动以来,广大科研人员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整体设计和研发的过程中,他们紧紧围绕效益中心,立足实际情况,秉持着创新的精神,努力打造精品项目,全力加快千万吨级绿色低碳能源企业的建设步伐。

在生产方面,项目团队立足实际,创新利用吉林石化 – 吉林油田CCUS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这条即将开工建设的管道,总长390公里,设计压力14.5MPa,是目前国内长度最长、管径最大、压力最高、输量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该系统巧妙地利用了管道大容量、高压和管道内超临界CO2工质的特性。在释能时,利用管道内9MPa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膨胀发电;储能时,再将0.1MPa二氧化碳增压注入9MPa高压管道中,用于驱油埋存,这一创新实现了国内首创。

在技术层面,项目团队创新开展超临界CO2高压透平机研究。目前,国内透平机在7MPa压力工况下产品已经成熟,但尚未满足9MPa超临界CO2工况。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吉林油田与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以及相关高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同步挖掘CO2“超临界 – 气态”相变潜热,使该研究走在了国内前列。

在降耗方面,项目团队同样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国内压缩气体储能项目一般选取导热油作为换热介质,然而导热油不但价格昂贵、产品短缺,更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隐患。该系统创新探索“中压水 + 导热油”耦合技术,根据温度梯度切换导热介质,最大程度减少导热油用量,从而提升了安全性能,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对于未来的发展,吉林油田新能源事业部项目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从两方面再发力,一方面是持续推动该系统向国家能源局申报国内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打造新型储能新标杆;另一方面是加快完善先导示范项目可研方案,实现年内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本文介绍了吉林油田“基于与二氧化碳超临界管道耦合的新型二氧化碳长时储能系统”通过吉林省能源局审查这一重要成果,阐述了相关示范项目的功能及意义,详细说明了在生产、技术、降耗方面的创新之处,最后提及了未来的工作计划。该系统的成功过审及一系列创新举措,为能源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望推动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3月19日大突破!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获省能源局认可,吉林油田“新型二氧化碳长时储能系统”审查过关,多重创新亮点足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