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中院研究室的代阳,在文字材料岗位上默默耕耘七年,以高质量文稿辅助决策、推动审判工作。她还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和改革创新,排演案例情景剧展现法院工作成效,为法院各项事业贡献力量。
特别策划
在静谧的深夜,东营中院研究室的灯光依旧明亮,一个伏案疾书的身影在光影中显得格外忙碌。七载时光匆匆而过,400余份文稿、30余万字,那是她精心雕琢出的独特“司法密码”。键盘的敲击声与纸张的翻动声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了属于她的精彩“法治故事”。七年来,她先后5次参与最高法院和省市法院重点调研课题,编发信息简报150余期。每一份文稿的背后,都凝聚着她无数个日夜的字斟句酌,是她对每一个字句反复推敲的执着体现,更是她那颗赤诚的法治之心的见证。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材料上,窗前的树叶也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在同事们一声声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她又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新一天工作。
·以文辅政·
当好参谋助手
文字材料岗位工作艰苦,加班频繁,要求极高。然而,代阳从不喊苦喊累。她凭借着一篇篇高质量的文稿,为法院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以一份份规范的文件,为审判工作的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
她虽身处普通岗位,却心怀大局,有着“身在兵位,心为帅谋”的觉悟。她是法院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各环节的“有心人”。她及时学习掌握上级法院的安排部署和最新精神,随时了解跟进审判执行各条线的工作进展和特色亮点。通过这种方式,她吃透上情、摸清实情,为文稿起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她“以笔为戎、以文聚力”,连续多年参与起草法院工作报告。不仅如此,她还高质高效地完成领导讲话、会议文件、经验总结、工作汇报等各类文稿的撰写工作,为中院各项会议活动的有序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她用心练就了“千里眼、顺风耳”,能够及时汇总、分析、研判审判执行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她注重挖掘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发现问题后积极思考对策建议,为推动工作实现新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她起草的多元解纷、打造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法院得到推广;撰写的专业法官会议、法院文化建设等10余篇信息简报被最高院、省法院采用,一批有价值的信息文稿成功进入了决策领域。她传承和发扬研究室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着“重学习、善钻研、能吃苦、讲奉献”的踏实作风。“文章不厌千回改”,为了不断提高文稿质量,加班加点、熬更守夜对她来说已是常态,字斟句酌、“较真死磕”成为了她的工作习惯。一份份材料汇聚成了她的青春岁月,一次次难关磨炼了她的意志品质。
·深耕细作·
做实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代阳秉持“司法调研是更高层次审判”的理念,坚持把调研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创新之源。她经常深入基层、奔赴一线,积极参与全市法院大兴调查研究“七个一”活动和“小案不小办、小案事不小”专项活动。她先后组织完成法院重点调研课题、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审判实务研究征文等各类调研活动20余次,积极推动形成具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她牵头组建“博观青思”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连续2年举办主题读书会,在全院营造出了读书钻研、崇学尚学的良好氛围。她认真办好《黄河口司法》刊物,充分发挥刊物在审判实务交流研讨中的平台和阵地作用。她撰写的《东营市创新构建非诉讼纠纷源头治理新模式》等多篇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在最高法院和省、市组织的评选中获奖;《司法责任制背景下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也顺利通过验收。
·攻坚克难·
聚力改革创新
去年,代阳接到了一份与以往不同的工作任务——排演案例情景剧。剧本该如何编写?演员怎样确定?案例要如何提炼?又怎样才能展现东营中院府院联动、多方共赢的工作成效?无数个难题摆在了代阳的眼前。但代阳从来不会选择一味地沉默叹气,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她一贯的作风。
经过无数次的推翻重演与沟通交流,一次次的排练、拍摄与实地调研,这次演出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当情景剧《护薪暖企促共治,多赢共赢纾民困》在全省法院“府院联动聚合力、三强三优开新局”精品案例讲评会上落下帷幕时,观看的干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剧中那个到处奔波、多方调解的法官,正是无数法院干警的真实缩影。在场的其他部门同志们通过这个案例,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院工作,看到了法院干警们付出的努力,无不向法院工作竖起大拇指。
握笔杆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思考的过程。代阳把每次的文字材料起草都当作是贡献个人智慧力量的宝贵机会。她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参与制定全市法院重点工作任务、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等重要文件20余项。她积极推进法答网和司法建议工作,充分用好法答网提问答疑功能,促进全院干警形成“有问题找法答”的咨询习惯。她还充分调动各业务条线发出综合类司法建议,挖掘审判附加价值,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发挥研究室牵头引导作用,推动打造法院工作特色品牌,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做好经验交流和宣传推广。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环境资源保护、破产审判等重点工作,她积极向有关部门报送改革典型案例20余篇,获得最高法院、省法院和省委、市委主要领导批示10余次。
东营中院研究室的代阳,她在文字材料岗位上坚守七年,用高质量文稿辅助决策、推动审判工作。她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形成多项有价值的成果。还勇于接受新挑战,成功排演案例情景剧。同时,她在政策制定、司法建议等方面也贡献颇多,展现了一名法院工作者的担当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