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TCL李东生谈全球产业链:挑战中寻机遇,转型开启共赢之路

本文聚焦于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演讲内容,探讨了全球产业链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制造业的应对之策,并分享了TCL在适应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实践经验。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3月23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了重要演讲。在谈到全球产业链挑战时,李东生指出,全球产业链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多方共赢的进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以WTO规则为基础的全球投资贸易自由化极大地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步伐。这种以WTO规则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其关键在于能够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高效率配置。

然而,李东生也客观地分析道,这种高效的配置虽然加速了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但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国家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能力存在差异,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向前迈进的同时,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化愈发明显,进而造成了全球经济发展和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现象。近年来,改革经济、投资、贸易全球化规则的呼声日益高涨,李东生认为,这种改变将有助于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让所有国家都能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李东生指出,需要思考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考虑如何在全球供应链的锻造过程中,既能实现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又能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李东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中国制造业要从单纯的输出产品,逐渐转变为更多地与当地共建工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在当地建立生产装备型的企业,而是要进一步建立区域经营中心,将更多的核心能力和经济价值创造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全球化,能够使中国企业在各国市场实现持续发展,并且赢得当地社会的欢迎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理念,李东生分享了TCL在适应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最初,TCL是以中国为基地生产出口产品到全球市场,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TCL逐步转变策略,开始在全球各地建立自己的产业和供应链体系。

在过去二十余年的时间里,TCL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建立了38个制造基地和46个研发中心,并且在全球主要海外市场建立了5个区域经营中心。李东生表示,这些全球化业务组织的调整,使得TCL在全球化业务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规避很多贸易壁垒,这种发展模式也更容易被当地市场所接受。

从实际成果来看,TCL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4年,TCL的海外营收达到了1420亿元人民币,大约占TCL总营收的近一半。而且,这些海外营收主要产出于当地公司的产业基地。如今,TCL海外业务的营收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产品出口,这意味着TCL在全球各国开展业务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当地社会的广泛欢迎。

最后,李东生强调,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他坚信,唯有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以协同发展为路径,才能实现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可持续增长。

本文围绕TCL创始人李东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演讲展开,深入剖析了全球产业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指出中国制造业需转变发展模式。李东生还分享了TCL全球化发展的实践经验及成果,强调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开放共赢、技术创新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TCL李东生谈全球产业链:挑战中寻机遇,转型开启共赢之路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