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南湖法院陪审员参与公益诉讼,推动生态环保普法

本文聚焦南湖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群体,介绍了新任人民陪审员的任命仪式与宣誓情况,还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他们在案件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中助力普法宣传的贡献。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我宣誓: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依法参加审判活动,忠实履行审判职责,廉洁诚信,秉公判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近日,这样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在南湖法院回荡。当天,南湖区法院举办了一场庄重的新任人民陪审员任命仪式暨岗前培训会。107名新任人民陪审员接受了区人大常委会的任命,他们接过象征着职责与使命的聘书,面向鲜艳的国旗,以庄严的宣誓开启了自己的“司法之旅”。

在法院的审判舞台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并非身着法袍的法官,却肩负着与法官同等重要的职责。他们深入了解每一个案件的细枝末节,积极参与到案件的审判处理过程中。他们,就是被人们亲切称为“无袍法官”的人民陪审员。在南湖区,这些“无袍法官”们在案件审理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某起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合议庭为了让案件的相关利益人清楚了解情况,专门约谈了他们,详细告知了案件的来龙去脉。两位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自身来自基层、熟悉民情民意的优势,耐心地向当事人释法析理。他们既讲事实,又讲情理,还讲法律,凭借真诚和专业逐渐获取了双方当事人的信任与共识。法官也多次与各位继承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调解意愿和方向。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对小峰及其前妻冯某共有的房产及小峰名下的银行存款进行了合理分配。

在各类案件的审理中,人民陪审员们充分挖掘自身的职业和特长优势,有时候还会结合具体案情提出新颖的建议。他们不仅助力法院的审判工作,还积极推动普法宣传,为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今年1月,南湖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四名陪审员参与到七人合议庭的审理工作中。嫌疑人从事废品回收行业,在区生态环境分局和南湖公安的联合执法行动中,发现其在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加工的废机油及废油桶属于危险废物,导致院内表层土壤遭到总石油烃污染,浓度超过了二类用地标准。经调查,4年间犯罪嫌疑人共非法收集处置废机油至少197吨,违法所得至少54870元。

庭审中,南湖区法院依法随机抽取一名环资领域专业化人民陪审员及另外三名人民陪审员,与三名法官共同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此案。四名陪审员认真细致地了解案情,深度参与到本案的审理工作中。其中一名环境资源领域的专业化陪审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针对本案中涉及的环境污染专业问题提出了精准的分析意见,为合议庭认定案件事实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案件审结后,四名陪审员积极建言,建议加强生态环保普法宣传,以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南湖区法院积极响应陪审员的建议,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包括主题宣传日、环保普法课、广播宣传等。

本文围绕南湖区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展开,先介绍了新任陪审员的任命与宣誓,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他们在案件调解和生态环保公益诉讼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在推动普法宣传方面的积极贡献,凸显了人民陪审员在司法体系中的价值和意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南湖法院陪审员参与公益诉讼,推动生态环保普法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