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蜜雪冰城的供应链模式,介绍了其将供应链从传统的成本中心转变为盈利核心的成功经验。先阐述供应链在企业中的常规定位,再以蜜雪冰城为例,讲述其创始人的创业经历、底层生意逻辑,详细剖析蜜雪冰城供应链的构成及盈利情况,最后指出通过供应链盈利并非蜜雪冰城独有,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成功案例。
在众多企业的架构中,供应链常常被划归到后勤部门的范畴。
从字面意义理解,后勤部门就是负责后方勤务工作,主要承担保障性任务的部门。值得一提的是,“后勤”这个词源于希腊文Logistikos,而它也是现代物流Logistics一词的源头。
正因为这样的定位,作为后勤组成部分的供应链,通常是公司的成本中心,是资金消耗的“大户”。
然而,有不少企业打破常规,把供应链打造成了“赚钱利器”。
下面,我们通过蜜雪冰城的案例来一探究竟。
蜜雪冰城的“供应链生意经”
蜜雪冰城拥有两万家门店,每年能售出4.5亿杯柠檬水、2亿杯百香果、1.9亿杯珍珠奶茶……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茶饮市场,“雪王”的创始人张红超是怎样创造出这一商业“神话”的呢?这要从他的创业经历说起。
1997年春天,当时还在河南财经学院读书的张红超,利用暑假时间在城中村开了一家名为“寒流刨冰”的小店,由此开启了他的创业之旅。
这家门店面积仅有两三平米,店内除了冰柜是二手货,像招牌、刨冰机等都是张红超自己动手制作的。而且,制作刨冰所需的原材料,糖浆是他亲自熬制的,冰块是他骑着自行车拉回来的,只要能自己解决的事情,他绝不外包。
这种极致的成本控制策略,让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收获了可观的利润。产品定价在0.5元到1元之间,一天能卖出100多份,一个月下来净利润能达到1000元。
在张红超早期的创业生涯中,他不仅经营过刨冰冷饮店,还开过餐厅。这些店铺大多开在城中村、待拆迁的街边,顾客主要是学生和工人。这部分人群是他最容易触达且人口基数庞大的消费群体。
这种对下沉市场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洞察,为蜜雪冰城奠定了最根本的生意逻辑:标准化产品、低价格、走量!
而支撑这一商业体系高效运转的关键,就是蜜雪冰城强大的供应链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蜜雪冰城自身并不直接开店。
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旗下包括茶饮、咖啡、冰淇淋等品牌在内,共有门店22276家。其中加盟门店有22229家,直营店仅有47家。
从蜜雪冰城的收入结构来看,食材和包材这两项对其收入的贡献比例均超过85%,也就是说,加盟门店的原材料采购收入是蜜雪冰城业绩的主要来源。
所以,从本质上讲,蜜雪冰城更像是一家“供应链公司”:
它把前端复杂且地域性强的开店工作交给加盟商,而将标准化、规模化的供应链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吸引加盟商快速扩张门店数量,再通过供应链向加盟商门店销售标准化的食材和包材等材料来获取收入。
门店数量越多,销售量就越大,规模效应也就越明显,供应链成本随之降低,利润相应提高。而利润的增加又可以反哺供应链,追加投资以提高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增长飞轮”!
为了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供应链能力,蜜雪冰城采用了重度自建的供应链模式。
产品开发与工厂制造:
这部分工作由蜜雪冰城旗下的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负责。截至2022年3月份,该公司已建成252亩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和130,000平方米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
通过自有工厂,蜜雪冰城能够有效把控原材料的成本和品质,充分发挥供应链的规模和效率优势。如今,大咖国际的工厂不仅为蜜雪冰城提供原材料,还凭借溢出的产能为外部同行供应食品原材料。
物流运输与仓储配送:
截至2022年3月底,蜜雪冰城已在河南、四川、新疆、江苏、广东、辽宁等22个省份设立了仓储物流基地,构建起了一个基本覆盖全国的物流运输网络。在此基础上,蜜雪冰城还建设了多个配送中心,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各大中城市以及乡镇市场的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体系。
这些物流仓储配送的基础设施,让蜜雪冰城能够精准控制物流仓配效率,及时响应终端门店的订货、配送等服务需求。
供应链数字化建设:
为了避免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出现管理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蜜雪冰城在其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募集资金的用途之一就是进行数字化构架项目。该项目建设总投资2.7亿元,用于构建门店管理及消费端、供应链管理、硬件储存和计算能力的全方位数字化体系。
那么,蜜雪冰城的供应链究竟有多赚钱呢?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蜜雪冰城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5亿元、6.32亿元、19.1亿元。三年净利率分别高达17.1%、13.5%、18.45%。
在疫情的三年里,当蜜雪冰城的竞争对手“xx茶”们还在为利润率苦苦挣扎时,蜜雪冰城却凭借供应链悄然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企业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对于一家餐饮企业来说,短期的利润并不能代表其长期的盈利水平。门店运营的标准化、食品安全的红线、消费趋势的转变、宏观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运作产生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蜜雪冰城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盈利模式,走出了一条与同行不同的商业道路。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通过供应链来获取盈利并非蜜雪冰城的独创。零售行业的美宜佳,服装行业的海澜之家,生活消费行业的名创优品,甚至是消费品行业的小米之家,都将供应链置于为公司创造价值、带来利润的核心位置。
所以,不要以为供应链只是花钱和烧钱的“无底洞”,它完全有可能成为公司最强大的利润源泉!
不过,行业里还有更高级的玩法:有些企业明明可以通过供应链赚钱,却主动放弃这部分利润,将其分配给供应链条上的合作伙伴或者顾客!
本文以蜜雪冰城为例,阐述了供应链从传统的成本中心转变为盈利核心的商业模式。蜜雪冰城凭借创始人对下沉市场的理解,构建了标品、低价、走量的生意逻辑,并通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实现了盈利增长。同时指出,通过供应链盈利并非蜜雪冰城独有,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成功案例,提醒企业不应忽视供应链的盈利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