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安徽医科大学联合相关单位发布体重管理大模型智能助手“减单”展开,介绍了其研发情况、功能优势,同时提及我国肥胖现状以及该智能助手的应用意义和未来展望。
在3月23日这一天,于合肥发生了一件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大事。安徽医科大学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健康科技企业,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减单”的体重管理大模型智能助手。想象一下,当你每天清晨醒来,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这样的疑问:“我今天早餐摄入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到底有多少呢?”又或者“我最近体重减轻了,可减掉的究竟是脂肪还是肌肉呀?”而“减单”的出现,就是希望借助强大的AI技术,提升减重的个性化干预质量,让诊疗效率更上一层楼。
据悉,这个备受瞩目的大模型智能助手“减单”,是由安徽医科大学等联合科研团队精心打造而成。科研人员运用了国内外多个先进的AI大模型技术,并且结合了超过40万名肥胖相关慢性疾病患者的管理数据,经过不断地训练和优化,才让“减单”具备了如今的强大功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郑雪瑛博士作为减重医生,在工作中有着深刻的体会。她表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难题。就拿详细了解患者的基础信息、患病史、肥胖史以及饮食偏好来说,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花费大约1个小时。”然而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通过患者与“减单”的互动,能够生成结构化健康档案,医生只需30秒,就能快速掌握患者的全周期健康画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用户使用“减单”也非常方便。只需要拍照上传每餐食物,大模型智能助手就能自动识别分析其中的营养成分和热量。然后结合用户的健康档案,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评价和膳食指导建议。在发布现场,研发团队还生动地演示了“减单”的多个应用场景,让大家对它的功能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从相关报告数据来看,我国的肥胖问题形势严峻。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8年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1.1%和7.9%,并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更是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我国成人、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70.5%和31.8%。
安徽医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翁建平介绍,AI大模型智能助手“减单”结合专业化医生的人工支持,能够实现对肥胖人群“千人千策”式的个性化干预。这将帮助老百姓从以往的“被动治疗”逐渐转向“主动预防”。下一步,研发团队还会继续努力,优化“减单”的功能,并积极致力于推广,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惠及我国更多的肥胖相关慢性疾病患者。
安徽医科大学等联合发布体重管理大模型智能助手“减单”,它基于AI技术和大量患者数据训练而成,能快速生成患者健康档案、分析食物营养并给出个性化建议。鉴于我国肥胖率上升的严峻形势,“减单”有望实现对肥胖人群的个性化干预,助力人们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未来研发团队还将优化推广该助手以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