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在通海县工业园区开展110千伏无人机绝缘喷涂工作,首次采用“无人机 + 涂覆机器人”联合作业方式,介绍了该方式在提升作业效率、增强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以及解决的线路安全隐患问题。
3月17日,在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工业园区内,一场具有开创性的作业正在进行。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开展了110千伏无人机绝缘喷涂工作,这可是在省内首次采用“无人机 + 涂覆机器人”联合作业方式开展带电绝缘喷涂作业。
瞧,玉溪供电局的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无人机。此次工作意义非凡,它首次将无人机与绝缘涂层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110千伏杞里线#8 – #9号塔裸导线。在110千伏线路带电的情况下,成功对线路隐患部位进行了绝缘防护处理。这一创新实践就像一把“利刃”,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更显著增强了该区域的供电可靠性。
玉溪供电局输电管理所隐患协调专责毕泽民介绍说:“以往,我们对110千伏线路进行绝缘防护时,传统人工方式就像一辆‘老爷车’,存在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而此次采用的无人机搭载了先进的绝缘喷涂设备,就如同换上了‘超级引擎’,20 – 30分钟就能精准地对线路的裸露部位进行绝缘涂层,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在作业过程中,无人机仿佛一只灵动的“飞鸟”,根据预设航线,灵活穿梭于线路之间。操作人员则通过远程操控,像一位精准的“指挥官”,确保喷涂位置精准无误,涂层均匀牢固。
画面中正是开展110千伏无人机绝缘喷涂的场景。原来,110千伏杞里线#8 – #9号塔裸导线由于档距过长,在大风情况下存在碰线安全风险,与线下房屋也形成了安全隐患。不过,“无人机 + 机器人”进行导线带电喷涂绝缘漆技术的新运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这一创新拓展升级了无人机场景应用领域,推动传统人工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绝缘喷涂是近年来的新兴技术。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远程遥控无人机,将涂覆机器人投放至作业点位。涂覆机器人就像一位勤劳的“小工匠”,以每分钟2米的速度沿导线移动,为裸导线均匀喷涂一层绝缘材料。当一段裸导线涂覆完毕后,无人机又会自动接应涂覆机器人下线。喷涂的绝缘材料在常温环境下快速固化,从而高效实现裸露架空线绝缘化改造。
该项技术的应用,可谓好处多多。它在不停电情况下实现对线路进行绝缘防护,就像给线路穿上了一层“安全铠甲”,有效减少了停电时间,提升了供电可靠性,避免了传统人工方式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同时,“无人机 + 绝缘涂层技术”效率比传统人工方式提升19倍,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本文介绍了南方电网云南玉溪供电局采用“无人机 + 涂覆机器人”联合作业方式开展110千伏带电绝缘喷涂工作,该创新实践提升了作业效率和供电可靠性,解决了线路安全隐患,推动了传统人工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还体现了绝缘喷涂技术在减少停电时间、保障人员安全等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