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南通平潮“板凳议事会”: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颜港村“板凳议事会”:架起代表与村民的“连心桥”

3月18日下午,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颜港村卫生室小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议事会”。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与村民围坐,围绕乡村振兴的政策落地、环境提升、健康惠民等话题展开交流,展现了民主实践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在温暖的春日,金色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颜港村卫生室的小广场上。几张质朴的小板凳有序地围成了一个“同心圆”,仿佛在静静等待着一场有意义的相聚。就在3月1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议事会”在这里正式拉开了帷幕。区、镇两级人大代表们带着真诚的关怀,与淳朴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他们围绕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诸多重要话题,如政策的精准落地、乡村环境的优化提升以及健康惠民服务的推进等,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这一场景,成功地将政策宣讲的“大课堂”转化为了基层治理的“微现场”,让乡村治理更贴近村民的生活。

政策解读:让文件语言“变身”农家话

区人大代表钱利霞操着一口地道的南通话,就像一位亲切的邻家大姐,开始为村民们解读近期国家出台的农业农村发展的最新政策。在农村土地流转、农业补贴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重要方面,她讲解得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不仅如此,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全力推进平安建设,到养老、就业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再到法律宣传、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等丰富内容,钱利霞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各类政策知识精准无误地传递到每一位村民手中。她的讲解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政策与村民之间沟通的大门,真正做到了政策解读“接地气”。

环境提升:共商乡村“美颜”计

“咱们平潮可是国家卫生镇,这金字招牌得好好擦亮。”镇人大代表黄均杰真诚地与村民们一同探讨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升大家的生活质量。他敏锐地指出,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大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同心愿。黄均杰热情地呼吁村民们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从自身做起,养成垃圾分类投放、定期清扫门前屋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角,共同为乡村的美丽贡献力量。

健康服务:门诊“搬”进农家院

“血压要像种庄稼一样天天管,血糖控制好比施肥还要精细。”身为村医的镇人大代表冯栋,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为村民们生动地讲解健康饮食、疾病预防等实用知识。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深刻揭示了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同时耐心地传授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冯栋还特别强调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并贴心地提供了新坝卫生院和平潮中心卫生院的体检预约方式及优惠政策,就像把门诊直接“搬”到了村民的“家门口”,让村民们享受到便捷的健康服务。

这场充满意义的议事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期间共收集到村民的意见建议9条,并且当场就解决了5件。村民们纷纷感慨:“以前觉得代表在会议室里,离我们很远,现在代表就在家门口的板凳上,说的都是实在话,办的都是贴心事。”他们满心期望这种“板凳议事会”能够常态化开展,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这场没有主席台、没有发言稿的民主实践中,几张小小的板凳却搭建起了人大代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从政策的有效落实到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从以往的单向宣讲转变为如今的双向奔赴,“板凳议事会”正成为新时代的民意直通车,充分展现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南通平潮镇颜港村的“板凳议事会”,人大代表与村民围绕乡村振兴多方面话题交流,包括政策解读、环境提升和健康服务。议事会收集意见并解决部分问题,获得村民认可,这种形式搭建了代表与村民的沟通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南通平潮“板凳议事会”: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 颜港村“板凳议事会”:架起代表与村民的“连心桥”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