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春日梧桐山突发意外,“空中120”高效救援,深圳“空中120”:梧桐山伤者的生命守护者

本文围绕深圳“空中120”救援机制展开,讲述了在2025年3月18日梧桐山第十届毛棉杜鹃花会期间,一名独自攀爬梧桐山受伤男子得到“空中120”救援的详细过程,还提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此前接收航空转运伤员的救治情况,以及深圳“空中120”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管理办法,展现了深圳急救体系为保障市民和游客生命安全所做出的努力。

3月18日,一场春日的盛会在梧桐山风景区热闹开场——2025深圳市梧桐山第十届毛棉杜鹃花会盛大拉开帷幕。漫山的杜鹃花开得正艳,引得众多游客纷纷前来感受这醉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就在人们沉醉于花香与山色之时,山上却突发意外。

当天下午,深圳120急救中心接到了一名男子的紧急求助电话。原来,这名男子独自攀爬梧桐山,不知是山路崎岖还是意外失足,双小腿不幸受伤,剧烈的疼痛让他根本无法动弹,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他所处的位置位于梧桐山凌云道近山顶处的陡坡,这个地方地势复杂,救护车根本无法通行。而且,此时天色渐晚,情况十分危急。

深圳120急救中心迅速行动起来,经过严谨的组织,并且通过医疗和航务的双重签派流程后,果断决定立即启动“空中120”救援机制。随后,他们第一时间通知了东部通航航空公司,请求派出医疗直升机;同时,也通知了轮值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让其开启停机坪,做好接收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关乎着伤者的生命安危。17时18分,承载着希望的直升机准时起飞,朝着伤者的方向迅速飞去。仅仅过了8分钟,也就是17时26分,航空医疗救援人员就到达了伤者的身旁。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仔细询问伤者的情况,并认真检查他的伤情。

17时29分,在消防人员的全力协助下,航空医疗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给伤者穿戴好吊运装备。确保一切安全无误后,17时33分,直升机悬停在合适的位置,救援人员将患者妥善安置好,然后直升机迅速起飞,朝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疾驰而去。

17时38分,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停机坪上。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医护人员迅速上前,将伤者安全送达急诊科创伤复苏单元,让伤者能够及时接受专业的治疗。

截至目前,深圳120急救网络医院在今年已经接收了5例航空救援患者,其中有2例患者是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接收的。

其实,早在2月3日傍晚18:00,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曾接到过航空转运急重伤员即将到达的紧急通知。当时,海上钻井平台上一名工作人员因遭受超高压石化蒸汽冲击,出现了一过性意识障碍及低血压的症状。平台医生对其进行了初步处理后,由海上平台医疗保障团队通过中信海直重型直升机,迅速将伤者护送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进行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立即采取了及时、高效的紧急救治措施,当晚,患者就恢复了意识,生命体征也逐渐平稳,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启动“空中120”用直升机救援在深圳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19年,深圳就率先启动运行了国内首个“空中120”直升机医疗救援网络。到了2024年7月,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圳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和航空医疗救援业务的发展,全面提升深圳院前医疗急救能力,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急救中心与深圳“空中120”网络单位中的东部通航公司进行了友好沟通,成功获赠30航时,这些航时将用于深圳120院前急救、大型突发灾害事件救援和重大保障、航空医疗救援演练等业务。

为了确保获赠航时能够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公平公开地使用,深圳市急救中心同步出台了相关的使用管理办法,对使用范围、使用审批流程以及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要求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在深圳,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当遭遇突发急症时,只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深圳急救人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争分夺秒地去挽救每一个生命。

本文通过详细描述2025年3月18日梧桐山受伤男子的“空中120”救援过程,以及回顾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此前接收航空转运伤员的救治情况,介绍了深圳“空中120”救援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管理办法。展现了深圳完善的医疗救援体系和急救人员为保障市民和游客生命安全所付出的努力,体现了“空中120”在应对紧急医疗情况时的重要作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春日梧桐山突发意外,“空中120”高效救援,深圳“空中120”:梧桐山伤者的生命守护者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