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两名严重受伤、失血过多的中年男子。文章围绕此次救治过程,详细介绍了失血对人体的危害、输血科精准输血的方式、输血安全保障以及无偿献血的重要性。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急诊科迎来了两名伤势严重的中年男子。当他们被送至医院时,情况十分危急,均已失血过多,面色呈现出毫无血色的苍白,四肢冰冷得如同冰块一般,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已经出现了休克的症状。
在手术室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医生们犹如与死神赛跑的勇士,争分夺秒地进行止血操作,努力修复受损的组织。而输血科的工作人员也迅速响应,紧急调配并提供血液制品,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输血科主任徐飞介绍道,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治过程中,输血所发挥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简单地补充血液,它更是重建患者生命通道的关键所在。
一、失血的危机:当生命“告急”
人体的血液就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持续不断地在身体内循环流动,承担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使命,同时还协助身体进行废物代谢。然而,当人体遭受创伤并导致严重失血时,血容量会急剧减少。这一变化会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状况,比如组织缺氧,就好像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开始“罢工”;凝血功能障碍,使得伤口难以止血;甚至可能导致器官衰竭。
通常情况下,失血的程度不同,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差异。当失血达到10%(约500ml)时,患者可能仅仅会感到头晕或者乏力,这种症状相对来说还比较轻微;当失血达到20%(约1000ml)时,患者的血压就会开始下降,心率会加快,四肢也会变得冰冷,身体已经开始发出较为强烈的警报;而当失血超过30%(约1500ml以上)时,患者就很可能进入休克状态,如果不及时进行输血和补液治疗,死亡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此次送来的这两名患者,情况十分危急,他们送来时均已失血超过1500ml。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输血科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立即调配所需的血液成分,全力投入到抢救工作中。
二、精准输血:不是“补血”那么简单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输血科并不是简单地给患者输注全血。而是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配型,科学地输注不同的血液成分。
①红细胞悬液:恢复供氧能力
由于患者大量失血,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大幅下降,这就导致脑部缺氧,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心脏供血不足,心脏的正常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而输注红细胞可以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就如同给身体的各个器官重新输送了新鲜的氧气,让器官能够重新“呼吸”,恢复正常的功能。
②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防止持续出血
在严重创伤发生时,患者体内的凝血因子会被大量消耗。这就使得血液难以凝固,伤口会持续渗血。而血浆中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当给患者输注血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帮助伤口止血。同时,血浆还能维持血容量,防止休克进一步恶化。
③冷沉淀:凝血的“修补剂”
在患者的手术过程中,由于出血量大,体内的纤维蛋白原等关键凝血因子会迅速下降,这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止血功能。而输注冷沉淀后,能够使凝血机制得以恢复,大大降低了术中和术后出血的风险。
三、输血安全:精准匹配,确保万无一失
很多人可能认为输血只是简单地“把血输进去”,但实际上整个输血过程需要严谨的医学管理。输血科在进行血液配发前,会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供血与受血者的血型完全匹配,防止因血型不合而发生溶血反应。
同时,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时刻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留意患者是否出现输血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不良反应,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四、无偿献血:守护生命的接力棒
这次成功抢救两名患者的背后,离不开无数无偿献血者的爱心奉献。需要知道的是,血液无法通过人工合成,只有依靠健康人群的自愿捐献,医院才能在紧急情况下保障充足的血液供应。
结语
输血不仅仅是一项医学治疗手段,它更像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在这里,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输血在拯救生命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且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因为你的一次献血,或许就能成为他人获得重生的希望!
文章讲述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两名严重失血患者的情况,介绍了失血对人体的危害、输血科精准输血的方式、输血安全保障措施以及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呼吁大家理解输血作用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