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华住集团2024年业绩报告,深入剖析了其轻资产转型带来的影响,包括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国内外业务表现差异,同时探讨了市场竞争下的应对策略,如加速扩张、中高端市场突破,以及强化会员体系建设等举措。
3月20日晚间,华住集团(01179.HK)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并举行电话会。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在会上透露,“2024年华住中国轻资产业务收入占比突破50%,海外业务轻资产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轻资产化助力华住实现稳定且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还带来了更为强劲、健康的现金流。”
从业绩数据来看,过去一年华住集团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态势。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增长9.2%;然而净利润仅为3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1亿元下滑了26.82%。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华住在财报中给出了解释。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外汇亏损、DH(华住集团国际酒店板块)的一次性重组成本以及2024年预扣税的增加。
若拆分国内外业务,华住中国(Legacy – Huazhu)2024年归属集团净利润为36亿元;而华住国际(Legacy – DH)归属集团净亏损为5.32亿元,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2.65亿元,亏损规模扩大了一倍。
轻资产转型带来的“阵痛”
图片来源:华住集团
金辉指出,2024年开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房量同比增长20%,并且大量新开店仍处于爬坡期。即便如此,全年出租率依然同比提升了0.2个百分点,达到81.2%,这充分体现了华住在客户获取和市占率提升方面的能力。
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是酒店关键经营指标之一,由入住率乘以日均房价得出,反映酒店整体及单个房间的收入潜力。整体而言,在量涨价跌的大趋势下,华住中国RevPAR面临压力,2024年为235元,较2023年的242元下滑了3%。
针对这一情况,金辉表示,旅游需求的高速增长在某些阶段和地区带动了供给的快速增加,导致短期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我们认为酒店行业是高度市场竞争的行业,供需关系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步回归到更加平衡和合理的状态。”
为了稳住并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年华住加速了规模化扩张,酒店网络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华住集团开店速度达到2442家,创历史新高,其中2430家开业来自中国。截至2024年底,共有11147家在营酒店、1088218间在营酒店客房。金辉表示,“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持续推进的下沉战略,抓住了中国市场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空间。”
华住方面表示,2025年将在有限服务领域加强低线市场和空白市场的渗透,并在精选服务领域不断优化中高端品牌的布局。总体来说,2025年全年,集团预计开设约2300家酒店,并关闭约600家酒店。
自成立以来,华住一直以经济型和中端酒店为核心,服务于大众市场。但近年来,在消费升级、行业转型的背景下,中高端酒店成为各家争夺的下一增长点。2024年,华住在中高端酒店市场取得了一定突破,中高端酒店数量从2023年的645家提升至2024年的873家,同比上涨35%。
推动“去OTA化”,强化会员体系建设
去年9月初,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撰写了一篇名为《培元固本·论会员的重要性》的文章并发布到内部平台。文中提及部分门店过于依赖OTA补客、店长为保出租率让利给OTA等现象,同时表达了品牌会员个人客户价值高于OTA客户价值的观点。这也将酒店集团与OTA的利益博弈摆在了明面上。
2024年,华住在强化会员直销、加快会员体系建设方面表现出色。
金辉在电话会上强调,华住始终重视会员体系及直销渠道对公司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024年,华住会的会员规模持续增长,截至当年底,会员数量接近2.7亿。会员高粘性、高活跃度的特点,也对华住取得稳健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2024年四季度,公司中央预定系统贡献的间夜量达到66.4%,同比和环比分别提升了4.1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
商旅的快速发展,也为华住中国实现稳定的入住率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全年,通过企业直连预订的间夜数量超过2760万间,同比提升39%;活跃企业客户数量超过5300个,同比增长49%。
金辉表示:“展望2025年,我们将以华住会为核心提升销售能力,提升对华住会会员的精细化运营,加强会员粘度,并进一步加强针对不同消费场景的营销能力。”
本文全面梳理了华住集团2024年的业绩情况,虽面临增收不增利、国际业务亏损等挑战,但轻资产转型、市场扩张以及中高端市场突破等战略举措展现了其发展的决心。同时,强化会员体系建设、推动“去OTA化”等措施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整体来看,华住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积极调整策略,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