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二公司盾构分公司的李文磊,从一名普通操作手成长为技术能手和团队核心的历程。介绍了他参与的多个项目,在公司培养下参加竞赛取得优异成绩,与团队攻克技术难题,从对盾构机的陌生到熟练解决故障,以及家庭支持对他的影响,最后展望了他对未来的规划和分公司的发展。
在那深邃的隧道深处,盾构机发出的轰鸣声,仿佛激昂的战鼓,回荡在这片幽暗的地下世界。中铁一局二公司盾构分公司的李文磊,就在这充满挑战的环境中,用长达六年的坚守,生动地诠释着“干中学”的深刻真谛。他从一名普通的操作手,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令人瞩目的技术能手;从曾经迷茫的青年,成功蜕变为团队的核心力量。他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浇筑着心中的梦想,用实实在在的实践,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壮丽人生篇章。
李文磊出生于1996年1月,2019年7月从大连交通大学毕业后,同年便加入了中铁一局二公司盾构分公司,自此,他开启了与盾构机紧密相伴的职业生涯。从沈阳盛滂电力隧道项目,到沈阳地铁4号线一标项目、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项目,再到杭德市域铁路项目,每一个工程现场都能看到他忙碌且坚定的身影。在这些项目中,他主要负责盾构掘进设备管理工作,为盾构机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从“青涩菜鸟”到“技能王牌”
“要是没有公司提供的这个平台,我可能这辈子都只是个普通的操作手。”回首自己的职业生涯,李文磊感慨之情溢于言表。2018年,他刚进入盾构分公司时,面对那庞杂的盾构机图纸和复杂的液压系统,一时间完全手足无措。然而,公司为年轻人量身定制的培养计划,就像一盏明灯,让他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技术培训、技能竞赛、师徒结对……公司不仅为他提供了大量设备实操的机会,还将他推上了各种比赛的舞台。在2024年“中铁一局杯”技能竞赛中,李文磊凭借自身的努力和积累,一举夺得了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这份荣誉的背后,正是公司“以赛促学”的良苦用心。“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突破自我的绝佳机会,公司给了我们敢于拼搏的底气。”他真诚地说道。
当谈及参加比赛时的心态,李文磊回忆道,最初参加比赛时,由于经验不足,对盾构机的熟悉程度也不够,心里满是紧张与忐忑,最终个人成绩并不理想。但那次比赛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极大地激发了他的斗志。此后,每一次比赛前,他都会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每一次比赛都当作是提升自己的宝贵机会。他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过于在意比赛的结果,而是要专注于比赛的过程,把自己所学所练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地展示出来。在比赛中,他会努力调整自己的呼吸,让自己保持冷静的状态,凭借着对盾构机的熟悉和平时积累的丰富经验,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个操作步骤。正是这种平和且坚定的心态,让他在赛场上越来越沉稳,成绩也越来越好。
拧成一股绳,攻克技术堡垒
“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成不了大事的,团队才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在沈阳地铁4号线施工过程中,盾构机突发液压系统故障,李文磊和团队连续奋战了半个月,却始终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关键时刻,盾构分公司总工何海超亲自带队深入一线,经过仔细排查,最终从液压油箱中揪出了一个破损的密封圈,难题得以迎刃而解。“领导都亲自下场了,我们哪敢有丝毫懈怠?”这次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传帮带”的强大力量。如今,作为队长的他,带领队员“手把手教原理,心贴心传经验”。在2024年“中铁一局杯”技能竞赛中,他带领的团队斩获了团体第二的荣誉。他感慨地说:“没有团队的大力支持,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从“摁按钮”到“解难题”
“机器虽然不会说话,但它出现的故障却能‘教’你不断成长。”刚接触盾构机时,李文磊连按钮都不敢轻易去触碰,生怕一个不小心引发连锁反应。为了熟悉这台复杂的机器,他白天对照图纸,仔细摸透每一个零件;夜晚,他就待在隧道里,与机器“对话”,硬是靠死记硬背,将整台设备的结构烂熟于心。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和实践,他逐渐熟悉了盾构机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零配件,能够熟练地解决各种设备故障。
在沈阳地铁四号线一标正式进入始发掘进阶段,李文磊被调任该项目担任盾构队长。在盾构掘进中期,双轨梁频繁出现故障,导致双侧吊机失效。原装进口吊机返厂维修虽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但会导致工期延误,代价巨大。面对这两难的抉择,他带领团队积极创新思路,在本地购置了两台电动葫芦来替代原吊机。然而,电动葫芦需要手动分别控制,无法满足盾构施工的同步遥控需求。凭借着对设备的深入了解,李文磊大胆地对电动葫芦的遥控系统进行改造,仅用了小成本就实现了无线同步控制。这一举措不仅节约了数万元的维修费用,更保障了施工进度。“干中学,学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解决问题的胆识。”
妻子的“未知哲学”
在李文磊的成长道路上,家庭的支持始终是他坚实的后盾。他的妻子曾经对他说:“体验世上的未知,才是生而为人的乐趣。”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让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每天感受不同事情的发生,才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李文磊说。妻子的支持不仅让他在工作上更加自信,也让他在面对压力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正是这种温暖的力量,让他在盾构机操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做地下隧道的“领航者”
对于盾构分公司现阶段的发展,李文磊感受颇深。他见证了分公司从成立之初逐步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亲身参与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在这些项目中,分公司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和挑战,如复杂地层掘进、盾构机接收难题等。但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这些难题都一一被克服。分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技术,像沈阳盛滂电力隧道工程中创新的盾构接收工艺,以及针对风化花岗岩地层制定的渣土改良技术方案等,都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大大提升了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我想一眼看透故障的本质,做盾构领域的‘定海神针’。”面对未来,李文磊目标十分清晰。他计划深耕设备维保技术,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提炼成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并带出更多“能挑大梁”的徒弟,用创新和坚持书写属于自己的“掘”进历程,为中国的地下工程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操作手到技术标兵,从青涩到成熟,李文磊的成长足迹充分印证了“干中学”的强大力量。他说:“图纸是死的,但实践是活的。只有脚踩泥土,才能听见技术生长的声音。”在地下隧道中,这位盾构尖兵依旧在坚定地“掘”进——不仅为了贯通城市的脉络,更为了证明:真正的成长,永远始于实干,成于热爱。
李文磊在盾构机领域的成长历程,他在公司的培养下、团队的支持中以及家庭的鼓励下,从普通操作手成长为技术能手和团队核心。他不断学习实践,解决技术难题,见证分公司发展并积极创新。他的经历体现了“干中学”的力量,强调了实干与热爱对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