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课间10分钟,究竟该休息还是运动?

本文围绕孩子课间10分钟的安排展开讨论,通过家长的反馈、校长的观点、相关文章的看法以及网友的意见,探讨了课间10分钟究竟应该是休息还是运动,强调要保障孩子课间休息的自由选择权。

课间10分钟休息:真的只能是运动吗?

随着人们对课间休息时间越发重视,孩子们却有了新的烦恼。

一位要求匿名的家长透露,孩子回来抱怨,课间10分钟要按学校规定去固定区域做规定活动,每周安排不同且必须统一进行。这位家长还表示,她看到教育部门和很多学校对外宣传课间活动种类多样,但她心中充满疑惑。厦门大多数学校课间仅有10分钟,加上上下楼时间,学生真正能玩的时间有多少呢?而且,从学校宣传视频里的运动种类和运动量来看,课间10分钟进行这样的运动会不会太累,还能有精力继续上课吗?

当然,我们要明确,课间10分钟和30分钟的大课间是有很大不同的。

观点:课间10分钟休息≠课间10分钟运动

近日,杭州学军小学校长张军林关于课间休息的观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他指出,杭州的课间时间已经从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而这15分钟的休息,并非等同于15分钟的运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加以区分。

课间10分钟该做什么呢?张军林校长认为,要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孩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卫生间、喝水,收拾上节课的学具,为下节课做课前准备,或者提前2分钟到专业教室上课等。他还觉得,应该允许孩子在课间10分钟发发呆,走到走廊上远眺,这对孩子的视力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教师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认为,课间10分钟的作息安排,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闲暇”,是要把学生从功利的学习状态中暂时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释放天性,做回自己。经过40分钟的学习,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放松,那种没有外加负担、放空的轻松状态,才是顺应人最本真需求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蹦蹦跳跳、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发发呆,都是很正常的表达。

还有一种观点强调,有必要区分课间10分钟和大课间30分钟。大课间30分钟是专门的体锻时间,一般不会被占用。之前一直被诟病的是课间10分钟的缺失,现在一些学校纷纷展示课间30分钟丰富多彩的安排,但实际上,课间10分钟的休息还没有得到保障,仍然存在拖堂和规定动作的课前准备情况。这种观点觉得,学校的宣传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给人造成课间10分钟已经丰富多彩的错觉,其实是用课间30分钟掩盖了消失的课间10分钟。明眼人都知道,课间10分钟根本不可能容纳那么多活动。所以,学校在保证课间30分钟内容丰富的同时,还是要保障孩子课间10分钟或者15分钟的休息权。

网友:课间活动的精髓是让孩子有选择自由

张军林校长的这段话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无数点赞。有自称一线老师的点赞者表示,现实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课间10分钟他们只想坐着发呆,让身体和头脑得到放松;而对于一些精力特别旺盛的孩子,应该允许他们进行运动。相当一部分网友也认为,不管课间是10分钟还是15分钟,关键是要把自由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决定做什么,而不是因为强调课间10分钟,就强迫孩子统一运动,不然孩子会更累。

新学期,孩子的课间10分钟如何安排?您认同课间10分钟休息≠课间10分钟运动吗?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本文围绕孩子课间10分钟的安排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指出当前学校课间10分钟安排存在的问题,强调课间休息与运动应区分开来,要把自由选择权还给孩子,保障孩子的休息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课间10分钟,究竟该休息还是运动?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