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深圳深创投在助力早期科技项目方面的举措展开,介绍了红土种子基金的设立、种子训练营的启动,以及深创投整合资源提供的支持服务。同时阐述了深圳国资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的成果和相关行动方案,强调了早期投资在深圳的良好发展前景。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深圳创投界传开,深圳市红土种子一号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为“红土种子基金”)顺利完成了注册登记。这只基金来头可不小,它是由深创投携手深圳市天使母基金、宝安区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的。其总规模达到了3亿元,而且整体存续期限长达15年。如此大规模、长周期的基金设立,无疑为深圳的创业创新领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作为深创投基金矩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红土种子基金有着独特的定位和使命。它更加突出政策属性,紧紧锚定深圳“20 + 8”产业集群。在众多的产业领域中,它将重点布局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致力于对“更早更小更前沿”创新技术概念的投资与孵化,全力支持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项目。这就像是在一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精心挑选种子,然后用心培育,期待它们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就在上周,深创投又有了新动作,种子训练营正式启动,并且公开发布了招募活动。此次训练营针对的是处于种子轮或天使轮的创业公司创业者。它聚焦于装备智造、信息科技、新材料与新能源、健康产业等国家重点战略领域。而且,训练营有着极大的包容性,不限地区、年龄、背景。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将有机会获得首期500万元以上的种子投资,并且还可根据技术里程碑事件追加至1000万元以上。近十年来,深创投集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扶持超过200家早期企业,培育出了腾讯音乐、康方生物、越疆科技等明星企业。此次种子训练营后续也将定期举办,那些通过初筛但最终未能入营的项目将自动进入深创投“种子储备库”,就像是把有潜力的苗子先存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进行培育。
除此之外,深创投还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据介绍,它将整合1500 +已投企业、250 +上市企业进行对接。为训练营成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包括商业计划辅导、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场地空间对接、投贷联动、场景落地协调等。针对高潜力项目,深创投将通过全生命周期基金群进行“阶梯式”注资,就像是为企业的成长搭建了一个逐级上升的阶梯,助力它们不断发展壮大。
在推动概念验证到产业化的全过程中,深创投充分发挥资本赋能的作用。它联合旗下全生命周期基金群为种子项目进行“阶梯式”注资,目的就是推动更多前沿创新成果在深圳实现转化。这对于深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就像是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深创投作为国内创投行业的头部机构,通过多种创新举措为早期科技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种子训练营的设立、存续期15年的种子基金,再加上“投资 + 孵化 + 赋能”的创新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这种深度孵化的方式,不仅仅解决了初创企业的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它们提供了技术转化、市场开拓、管理提升等系统性服务。可以说,深创投是真正用耐心资本助力“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典型示范。
今年以来,深圳市国资也在全力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投资阶段向早期前移,让深圳国资的“金融活水”流入优质硬核科技领域,助力科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深圳国资国企形成了创业、创新、创投协同发展的“深圳国资模式”。截至2024年底,深圳国资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国资基金群,其中包括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母基金、S基金、人才基金等各类基金超过500只,基金总规模超7000亿元。而且,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资金规模超90%,这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经多年改革发展,深圳国资培育出了“深创投”“深天使”“力合科创”“鲲鹏资本”“远致创投”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股权投资品牌,也打造出了一批特色基金。在百亿元规模天使基金的基础上,新设规模为20亿元的种子基金,以更大力度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
就在3月11日,深圳发布了《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6)》(以下简称为《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自2025年3月2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行动方案》特别强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规模以年均15%增长。从这里我们可以预见,早期投资在深圳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就像是一片广阔的蓝海,等待着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去探索。
深创投设立红土种子基金、启动种子训练营等举措,为早期科技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阐述了深圳国资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的成果和发布的行动方案。深创投的创新模式和深圳国资的积极布局,将有力推动深圳早期投资发展,促进前沿创新成果转化,为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