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周深事件引发中医大讨论,中医究竟该如何看待? 别让周深的经历,成为中医争论的“导火索”

本文围绕周深失声先后接受中医和西医治疗却未解决问题,在微信群引发中医好不好的争论展开。深入探讨了大众对中医的错误认知,如将其搞成信仰或强行用科学范式衡量,强调中医具有多元治疗方式,应被看作一种生活方式、信仰和文化,人们要尊重他人在中医和西医选择上的权利。

前不久,周深遭遇了失声的困扰,他为此向歌迷诚恳道歉,这一举动让众多歌迷十分揪心。而这一事件所引发的连带后果,便是在一些微信群里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医是否有效的激烈争论。原因在于,周深先是尝试了中医疗法,之后又采用了西医手段,然而都未能解决他的失声问题。

中医这个话题,向来被称作“四大割席断交话题之首”。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绝大多数参与讨论中医的人都是外行。这些外行偏偏又热衷于讨论,结果讨论往往就演变成了较劲、抬杠、斗气,甚至上升到了智商歧视,有人会说出“你得多傻,才会信中医”这样的话。

瞧,“信中医”这样的表述,直接就把中医搞成了一种信仰。那有人就说了,那不是信仰难道就是科学了吗?

咱们普通老百姓,不过是为了讨生活。并不需要精通那么多科学知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以及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这就好比农民种地,农民会依据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来做出选择,同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也会对其选择形成限制。

中医有着丰富多样的治疗方式。它包含物理治疗和辩证治疗;有保健治疗和康复治疗;有内服药物和外用疗法;既能治疗未病,也能治疗已病;可以治疗急症,也能应对慢病;还能治疗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对骨骼和肌肉的病症也有相应的治疗方法;既能治疗症状,也能调理体征;能从内里进行治疗,也能从表面入手;既注重根治,也会处理末梢问题……如此丰富多元的治疗体系,又怎能一概而论地评判它的好坏呢?

我们要思考的,不是以何种“姿势”去讨论中医,而是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尊重他人的生活和选择。

中医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应该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

中医可以是一种信仰。你可以不烧香拜佛,但你没有权利去辱骂那些烧香拜佛的人是傻子。同样,你可以不选择中医,但那些选择中医的人并没有妨碍你去选择西医。就像井水不犯河水,可为什么有的“河水”却总想冒犯“井水”呢?

中医是一种文化。它并非只能用科学这一种范式去衡量。

你平时的作息可能不科学,饮食也可能不科学,抽烟喝酒更是不科学,甚至你这会儿看手机的姿势同样不科学……可为什么偏偏要和别人选择中医这件事较上劲呢?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社交范式。

那些犯“幼稚病”的人,才会见到人就问:你选泽连斯基还是选川普,好像不表明个态度、不站个队,这人生就白活了……

一个人可以将儒释道三种思想融合于一身,那为什么在中医和西医的选择上,就必须要二选一、站个队呢?

本文从周深失声事件引发的中医争论切入,剖析了大众对中医的错误认知和不当讨论方式。强调中医具有多元的治疗方式,可作为生活方式、信仰和文化存在。呼吁人们尊重他人在中医和西医选择上的权利,摒弃非此即彼的站队思维,以更包容、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医。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周深事件引发中医大讨论,中医究竟该如何看待? 别让周深的经历,成为中医争论的“导火索”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