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28天造一颗卫星!吉利卫星工厂引领航天智造新风潮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浙江台州湾新区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深入了解其独特的制造模式、创新成果以及对商业航天产业的推动作用,还会介绍时空道宇在产业链布局和商业模式上的探索。

在浙江台州湾新区,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工厂正默默地为航天产业的制造模式带来变革。3月16日,记者走进了这座备受瞩目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一踏入工厂,便能看到先进的机械臂正有条不紊、精准无误地为卫星安装蜂窝夹心结构板。那灵活而稳定的操作,仿佛是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展现出了极高的科技含量和制造水准。

这座工厂有着令人惊叹的特点,它开创性地将航天制造和汽车制造的能力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且还是全球首个达成这一融合的生产基地。工厂负责人刘勇满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工厂以堪称“汽车级”的惊人智造速度,仅需28天就能够生产出一颗卫星。按照这样的速度来计算,工厂的年产能可以高达500颗。更为关键的是,通过这种创新的制造方式,成功地将卫星的生产成本降低了45%。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大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前,随着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商业航天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泰伯智库预测,到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时空道宇以独特的“天地协同”生态模式脱颖而出。它向上与卫星星座空天数据紧密连接,向下接入车辆行驶数据网,横向还与车企进行联动,积极打造各种应用场景,从而构建起了自身在行业内的独特优势。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吉利卫星超级工厂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在上游,它吸引了多家航天领域材料供应商的集聚。这些供应商围绕着工厂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产业集群,有力地推动了长三角航天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下游,自动驾驶企业充分利用工厂提供的高精定位服务,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和定位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时空道宇更是已经完成了涵盖卫星研发、制造、测控、应用等各个方面的全产业链布局,全面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价值的提升。

在商业模式方面,时空道宇也没有停止探索和创新的脚步。在中东顺利完成吉利星座商用部署测试之后,时空道宇计划在今年于哈尔滨尚志市建设北部地球站。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天地一体化布局,强化其在高纬度地区的服务能力,加速海外市场规模化应用的落地,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介绍了吉利卫星超级工厂,它融合航天与汽车制造能力,以“汽车级”速度生产卫星,降低成本。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良好,时空道宇通过“天地协同”模式构建优势,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带动上下游发展。同时,其在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计划建设北部地球站拓展海外市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28天造一颗卫星!吉利卫星工厂引领航天智造新风潮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