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广汽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汽车,深入剖析了该品牌自2023年独立运营以来,在市场表现、产品质量、智能驾驶功能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其面临的品牌信任危机,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4月3日,昊铂汽车再次因车机网络故障引发了用户的投诉。这可不是昊铂汽车第一次陷入负面事件了,此前它就经历过“防夹功能失效”“赞助承诺失信”等状况,此次车机网络故障无疑是又一波负面冲击。作为广汽旗下重点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近年来频繁因为产品质量、营销争议等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品牌信誉遭受重创,市场表现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品牌认可度差,销量未达预期
自2023年开始独立运营,昊铂汽车的市场表现就一直不尽如人意。尽管昊铂推出了像昊铂HL、昊铂GT等多款高端车型,试图在高端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市场反馈和销量数据却给它泼了一盆冷水。2023年全年,昊铂汽车的总销量仅仅只有8087辆。到了2024年,情况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上半年累计销量不足万辆,单月销量还多次跌破千辆。以2024年5月为例,昊铂品牌三款在售车型的总销量仅为1443辆,其中昊铂GT卖出522辆,昊铂HT卖出915辆,而昊铂SSR的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同样定位高端新能源市场的蔚来、理想等品牌相比,昊铂汽车的市场表现只能用平平来形容,这也反映出它在品牌塑造和产品定位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提升销量,昊铂汽车也采取了一些营销手段,比如“试驾送黄金”,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然而,产品质量问题频繁出现,承诺也屡屡无法兑现,这让用户对其“科技豪华”的品牌定位产生了深深的质疑。
智驾功能事故频发
在智能驾驶技术这一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领域,昊铂汽车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
4月2日,多名昊铂车主反馈车辆中控屏幕显示“无网络连接”,这直接导致在线音乐、远程控制等功能无法使用,部分用户甚至连通过手机App解锁车门都做不到。昊铂客服回应称这是“网络波动”问题,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排查修复。但官方的这种淡化处理方式并不能让用户信服,用户们开始质疑其宣传的“高通8295芯片”“NDA4.0智驾”等智能技术的可靠性,认为品牌在底层服务稳定性方面存在明显短板。
类似的问题并非个例。2024年10月,一位昊铂HT车主在高速上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车辆突然失控,撞向了高速中间的隔离带,导致车辆侧面严重剐蹭。车主表示事故发生前车辆没有给出任何预警,而厂家却声称辅助驾驶系统未开启,这一说法引发了车主的强烈不满。
此外,2024年8月,一段企业家体验昊铂汽车防夹功能时被车门夹手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测试者虽然没有骨折,但手部挫伤明显,这也直接指出了厂商在技术方面需要改进。
这些问题不仅暴露了昊铂汽车在智能功能测试方面的不足,也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可靠性的质疑。而且,昊铂汽车在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和实际表现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就像“夹手事件”就充分说明了其智能化功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售后服务差强人意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昊铂汽车的售后服务也遭到了消费者的诟病。尽管昊铂声称能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售后服务,但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却大相径庭。有消费者反映,昊铂的售后维修存在维修时间过长、配件供应不足、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另外,昊铂在北京推出的“买车送京牌”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租赁牌照的行为,这存在诱导销售和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让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品牌信任危机需系统性修复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昊铂汽车的多次负面事件反映出它在产品测试、营销合规性以及用户沟通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车企应该优先确保智能化功能的稳定性,同时以透明的态度处理各种争议,避免因为“口头承诺”而埋下隐患。
昊铂汽车的这一系列风波也给整个新能源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车企必须坚守产品安全与诚信底线。如果品牌不能从用户体验出发,仅仅依靠营销噱头来吸引眼球,最终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立足之地。对于昊铂汽车而言,如何通过扎实的技术改进和真诚的用户沟通来扭转形象,将是其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考验。
本文详细阐述了昊铂汽车在市场表现、产品质量、智能驾驶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其面临的品牌信任危机。强调车企应重视产品稳定性和诚信经营,昊铂汽车需通过技术改进和用户沟通来改善形象,这对新能源行业也有警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