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2024成都海归人才增长,就业与创新双轮驱动,成都就业创新环境优,海归人才纷至沓来

本文围绕成都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展开,阐述了成都海归人才数量的增长情况,以及成都在就业保障、人才引进创新机制和人才政策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展现了成都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所做出的努力。

今年年初出炉的《2024成都海归人才发展报告》,该报告由四川省欧美同学会、致公党四川省委会直属工委等指导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成都海归数量预计新增约20000人,相较于2023年增长约15%。这些海归人才主要分布在IT、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这一显著的增长趋势清晰地表明,成都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正在持续增强。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海归人才回蓉就业创业,是成都市多路径抓实产业招才引智、多渠道提升人才综合素能、多举措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多平台集聚产业人才的生动体现。”成都凭借其优质的就业创新环境,先后荣获“幸福就业强市”“中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中国最佳引才城市”等称号。

环境更好:多渠道破解用工就业两难

领克汽车成都工厂相关负责人对去年10月下旬企业遭遇的“用工荒”仍记忆犹新。当时,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联合人社部门迅速介入,仅用10天时间,就为企业解决了1164人的用工需求,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稳产满产的人力资源需求。

当前,成都正积极推进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为重点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的用工保障服务,以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已将企业用工保障纳入局委‘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的工作中,服务范围从重点企业拓展到‘四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截至2月10日,已累计帮助1054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2.19万人,稳定在岗规模63.24万人。同时,全市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323场,为6584家用人单位提供招募服务,发布就业岗位20.35万个次。

据了解,今年成都将综合施策支持重点群体多渠道、多层次就业。构建高校毕业生全周期就业服务机制,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超300场;实施农民工就业促进行动,强化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保障;精准帮扶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建设城区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就业服务圈,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以上。

创新更足: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动局面

除了稳定就业,成都在巩固人才生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

3月28日,在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郫都区专题赛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发布了成都市新材料(氢能)产业链人才需求、金融需求、项目需求“三张清单”。同时,成都市新材料(氢能)校院企地人才联盟正式启动。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人才为切入口,该联盟聚集了全市氢能领域重点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将聚焦人才、技术、项目、产业链上下游等开展合作,推动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成都市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对接会暨2025“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

同日,在成都高新区举办的2025“蓉漂杯”第三届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成都发布了博士博士后需求榜单,共有155家企业抛出3300个博士博士后岗位需求的“橄榄枝”。此外,还创新推出《全球领军人才网络分析报告》《全球领先科技人才引才线索报告和“引航”地图》和《成都高新区未来产业两图一表》,系列图表地图运用成都创新开发的“创新沙漏”全球领先科技人才发现模型,以大数据赋能人才招引,为精准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勾勒出清晰路径。

▲2025″蓉漂杯”第三届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

如今的成都,正逐渐成为全球人才的“梦想孵化器”。以年初火爆全球的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这部“成都造”影片凭借高超的叙事、精湛的特效,仅16天时间便突破百亿元票房大关,目前跻身全球影史榜单前五,这正是成都人才引育的一大突破。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今年成都将建设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深入实施顶尖人才及后备人选引育专项和“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开展海外引才三年行动。聚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探索建立“科技副总”“科技专员”制度。围绕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企业需求,加大产业政策中对人才要素支持和倾斜力度。深化人才管理授权规范试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综合改革试点,赋予企业更多人才计划评价自主权。完善园企校合作机制,建好用好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持续遴选一批“产业教授”。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推行“新八级工”制度,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政策更优:推动人才关键变量向最大增量转化

今年以来,成都市委人才办结合成都“9 9 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精准制定各类人才政策,构建人才生态,为加快构建与新型工业化成都实践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切实为高质量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人才保障。3月底,成都通过了《2025年成都经信和新经济系统产业人才工作方案》。《方案》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建立健全系统化工作模式,完善精准引才体系,优化科学育才机制,激活人才发展动能,打造强效聚才平台,加速推动人才关键变量向发展最大增量转化。

与此同时,成都各区(市、县)也先后出台相关人才政策。例如,成都高新区发布“百万年薪”榜单,涵盖芯片设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岗位,最高年薪达300万元。锦江区发布《关于礼遇产业园区人才的十条措施》,设立了10亿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针对高端人才领衔的创新项目,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的专项授信额度。金牛区对人才礼遇有加,青年人才“来即享、干即有、优即奖”,新引进的博士后、博士、硕士,分别可享受10万元、7.2万元、3.6万元生活补贴等。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人才政策的出台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未来成都将从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撑、大力引育顶尖人才及团队、吸引汇聚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强化创新创业场景供给、优化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加快建设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构筑国际一流人才发展价值生态,敞开怀抱广纳人才,不拘一格评价人才,用心用情服务人才,进一步厚植城市人才竞争优势,筑牢成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成都在吸引和发展人才方面的成果与举措。2024年成都海归人才数量预计显著增长,体现了其吸引力。在就业保障上,积极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在人才引进创新机制方面,发布多项清单和榜单,运用大数据赋能人才招引;在人才政策上,市、区两级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为人才发展提供保障。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成都人才集聚和高质量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2024成都海归人才增长,就业与创新双轮驱动,成都就业创新环境优,海归人才纷至沓来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