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纳西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四才,讲述了他从接触东巴文化到深入学习、传承的过程,展现了他在东巴文化传承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
在谈及东巴文化时,一位语速平缓、笑容满面、皮肤呈现出健康黝黑色泽的纳西汉子陈四才,羞涩地挠了挠头后,便热情地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道:“我从13岁起就开始学习东巴文化,至今已经有20多年啦。”
画面中,陈四才正在专注地书写东巴文。
陈四才出生于1986年,是纳西族人,他的故乡是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他不仅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纳西族母语歌曲创作人兼歌手。他创作了诸多优秀的作品,像《相守今生》《我愿》《纳西美》等,同时也演唱了《幸福醉歌》《生肖歌》《欢天喜地》等代表作。陈四才出身于塔城乡的勒巴舞世家,在家族的9个孙辈里,他是唯一的男孙,所以被爷爷选定为家里第七代勒巴舞的唯一传人。陈四才回忆道:“从5岁开始,每到农闲的时候,爷爷就会在家里教我跳勒巴舞。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中,我逐渐掌握了整套勒巴歌舞技艺。”也正是在学习勒巴舞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东巴文化,并不知不觉地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照片里,陈四才(右)正在向市民介绍东巴书法作品。
2000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陈四才进入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东巴文化传承人培训班。在这里,他向老东巴虚心学习东巴文化,还积极参与东巴经书的整理和翻译工作。截至目前,他已经抄写了500余本东巴经,绘制了90余幅神轴画、200多幅纸牌画以及300多幅木牌画。他的东巴画作还曾在泰国清迈、中国台湾佛光山、内蒙古呼和浩特、北京世纪坛等地展出。2010年,陈四才被评为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东巴文化研究院,陈四才先后拜著名老东巴和开祥、和积贵为师,之后又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世先深入学习、传承东巴文化。他全面掌握了各种东巴仪式、东巴经书、东巴舞蹈、东巴画等知识和技能。此外,他还向东巴文化专家及书画家和品正、木琛系统学习传统东巴画、东巴文字书法,在东巴书画领域造诣颇深,同时精通纳西族民间歌舞艺术,多次代表纳西族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三多节”期间,陈四才独立完成了历时近3个月创作的东巴文化艺术展,并在玉龙县城区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100幅东巴书法作品。陈四才介绍说:“东巴经里的东巴文主要是用瓣尖竹笔蘸墨书写在东巴纸上,竹笔线条有粗细变化。”这次展出的作品,是用东巴文字书写的名言警句,充分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陈四才书写的东巴文,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在纳西语中,“东巴”意为“智者”。陈四才谦虚地表示:“我还不敢说自己是‘东巴’,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做好东巴文化的传承工作。”作为纳西文化传承人,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把老祖宗留下的东巴文化代代传下去的重任。
本文围绕纳西族文化传承人陈四才展开,介绍了他的成长背景、与东巴文化的渊源、学习和传承东巴文化的经历以及取得的成就。陈四才从勒巴舞传人到东巴文化多方面的传承者,他用二十多年的时间专注于东巴文化,通过创作和展览等方式弘扬传统文化,并表示会继续努力做好传承,展现了他对东巴文化的热爱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