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极地知识走进西电,开启跨时空极地对话 西电极地知识活动:领略极地奥秘与科研精神

4月1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的极地知识进校园陕西站首场活动,介绍了活动的形式、参与专家的讲座内容、与南极长城站的视频连线互动,以及活动中的赠礼和学校领导的寄语等情况。

在4月1日这一天,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以“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是极地知识进校园陕西站的首场活动。活动现场,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形式带领师生们开启了一场与极地的跨时空对话,大家纷纷怀揣着对极地的好奇与向往,沉浸其中。

活动中,多位极地领域的专家为师生们带来了精彩的科普讲座。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业务处处长魏福海,以《逐梦星辰大海,崛起南极冰原——中国南极考察站发展历程分享》为主题,为大家讲述了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发展历程,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些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岁月。

第40次南极考察长城站越冬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原“雪龙”号船长王建忠,带来了《暴风雪中的家园》的精彩分享。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在南极暴风雪中的艰难生活,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极地科考工作者的坚韧与执着。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张旭德则围绕《大国重器 极地先锋——“雪龙2”极地考察破冰船》展开讲座,详细介绍了“雪龙2”号在极地考察中的重要作用,让大家对这艘大国重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36次南极考察越冬队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令狐龙翔,以《冰天下的火热梦想:我的南极科考之路》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南极的科考经历,他的故事充满了热情与梦想,让师生们深受感染。

这四位专家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极地故事和丰富的极地知识,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极地科考工作者们风雪兼程、筑梦冰原的精神风貌,也领略到了极地那壮美风光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奥秘。

活动现场,与中国南极长城站的视频连线“极地课堂”成为了一大亮点。第41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邵和宾详细介绍了考察站的情况,并与现场的学生代表进行了视频互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围绕生态保护、科研成果、物资保障等问题向专家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

活动期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赠送了“雪龙2”号船榫卯结构模型,部分学生代表还获赠了极地和海洋科普图书,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活动的诚意,也为他们进一步了解极地知识提供了便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朱文凯在活动中对师生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指出,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西电,既是对西电师生助力极地考察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的高度认可,也为学校师生创造了一次极为珍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他希望全校师生能够深刻领悟“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深远意义,积极投身到极地考察等“国家的大事业”中,在实践中“磨砺青年人真本领”;同时,要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在更多极端环境中书写中国科研奇迹。

此次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联合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共青团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陕西省自然资源厅、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组织。其目的在于大力弘扬极地精神,激发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的兴趣和热情,为续写我国极地事业新篇章汇聚强大力量。

本文介绍了4月1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的极地知识进校园陕西站首场活动。活动通过科普讲座、连线南极、现场互动等形式,让师生与极地进行跨时空对话。多位专家分享了极地知识和经历,视频连线让学生与南极考察站互动,活动还赠送了模型和图书,学校领导也对师生提出期望。此次活动旨在弘扬极地精神,激发公众探索热情,为极地事业汇聚力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极地知识走进西电,开启跨时空极地对话 西电极地知识活动:领略极地奥秘与科研精神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