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沈阳举行的“生命·希望——2025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人民英雄”张定宇被聘请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公益大使”,同时介绍了张定宇的个人情况、患病经历以及他决定捐赠遗体的事迹,还提及了全国目前器官捐献的相关数据。
在2025年4月1日这一天,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生命·希望——2025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于沈阳盛大举行。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人们齐聚一堂,共同关注人体器官捐献这一伟大的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活动中,备受尊敬的“人民英雄”张定宇被正式聘请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公益大使”。张定宇站在舞台之上,以他那坚定而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呼吁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能够关心并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他的话语犹如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更多人对器官捐献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活动进行过程中,张定宇等代表共同发出倡议,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器官捐献的行列中来,为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张定宇出生于1963年12月,他有着丰富的履历和辉煌的成就。他曾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在2020年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如今,他担任湖北省医师协会会长、武汉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级教授。他在医疗领域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高尚医德,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张定宇是一名渐冻症(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这种罕见病十分棘手,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最后可能会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
在刚被确诊的时候,张定宇也和普通人一样,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选择勇敢地面对。他说:“既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就要坦然面对,没有什么好怕。”如今的他,早已从最初的恐惧中走了出来,面对疾病,他显得淡定从容,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坚韧和豁达。
早在2022年,张定宇就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捐赠自己的遗体。他没有提前告诉家人,也没有过多地犹豫和顾虑。他的想法非常简单而纯粹:“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捐赠遗体有助于医学工作者开展渐冻症研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为攻克渐冻症这一难题做出贡献,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摆脱病痛的折磨。
从公开报道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已经超过705万。这些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勇气,为社会传递着温暖和希望。全国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8万余例、遗体捐献6.3万余例、角膜捐献11万余片,这些捐献让18万余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为10万余人带来了光明。这一个个鲜活的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重生和希望。
张定宇的事迹和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他不仅在抗疫战场上冲锋在前,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又投身到器官捐献宣传事业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人民英雄”张定宇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围绕“生命·希望——2025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展开,介绍了张定宇受聘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公益大使”一事。详细讲述了张定宇的个人经历、患病情况以及他决定捐赠遗体的无私之举,同时列举了全国器官捐献的相关数据。张定宇的事迹彰显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他的行动为器官捐献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