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永川清明共祭:AI开启温情缅怀新篇 永川第三届清明共祭:创新形式寄哀思

4月2日永川区第三届清明集体共祭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形式、特色环节以及活动背后推动殡葬文化转型的意义。

在4月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场以“温情追忆 情暖清明”为主题的永川区第三届清明集体共祭活动,在永川白塔福寿园盛大举行。活动现场热闹而庄重,百余名市民怀着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齐聚于此。此次活动采用了多种创新形式,涵盖绿色祭祀、数字缅怀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让大家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共同缅怀那些已经离开的亲人。

活动在悠扬的古筝乐曲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参与人员肃立,共同参与了一系列文明现代的缅怀仪式。他们先是默默低下头,为逝者默哀,以此表达内心的哀思;接着观看AI视频,在屏幕中感受逝者曾经的音容笑貌;然后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对逝者的深情寄语;最后,大家手捧鲜花,恭敬地向逝者献上,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首次大胆引入了AI技术,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数字缅怀”环节。在现场的LED大屏上,通过先进的AI技术,一段名为《天堂来信》的视频格外引人注目。它动态复现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利用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和影像片段,精心生成了温暖而感人的追思短片。不少家属在观看过程中,眼中都泛起了泪花,被这充满温情的画面所打动。

随后,还有许多温馨的环节相继上演。百余名参与者将写满深情寄语的水溶纸,小心翼翼地放入“远航”的纸船中。纸船随着流水缓缓漂远,仿佛承载着大家的思念,流向远方。与此同时,上百支气球携带着人们祈福的心愿,缓缓升上天空,寓意着“春风带去思念”,场面十分动人。

家属邓女士在活动中感触颇深。她郑重地在水溶纸上写下“温情追忆、情暖清明,愿爷爷奶奶一切安好!”邓女士回忆,爷爷在九年前去世,奶奶也在去年离开了人世。这些年来,她时常会想起爷爷奶奶。她特别提到,共祭活动中AI技术再现了爷爷奶奶的样貌和动作,那种感觉就好像爷爷奶奶在和她临别拥抱,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与陪伴。

此外,在白塔福寿园内的时光印记馆里,也别有一番景致。这里展示着安葬于公墓的百姓故事、手写家书等生活印记。只要用手机扫描旁边的二维码,就可以详细了解逝者的生平故事。馆内陈列着一个足球、一支毛笔、一张相片……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却承载着一个个普通人的生命故事。在这里,普通人的生命故事也成为了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为群众提供了“生前身后一站式记忆管理”。

重庆市永川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亮介绍,连续三年举办百姓共祭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其目的在于推动殡葬文化从传统的“重殓厚葬”向“文明祭祀和精神传承”转型,引导市民树立并践行绿色低碳的祭扫理念。

4月2日永川区第三届清明集体共祭活动在永川白塔福寿园举行,活动通过绿色祭祀、数字缅怀等创新形式,引入AI技术打造特色环节,还设有时光印记馆展示百姓故事。活动让家属感受到温暖与慰藉,旨在推动殡葬文化转型,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祭扫理念。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永川清明共祭:AI开启温情缅怀新篇 永川第三届清明共祭:创新形式寄哀思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