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4. 资本盯上SKP,奢侈品市场风云再起!

本文聚焦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可能被出售的消息,详细介绍了SKP的发展历程、辉煌业绩、独特经营模式,分析了博裕资本收购的意图,同时探讨了在奢侈品市场寒意渐浓的背景下,SKP面临的市场挑战和业绩波动情况。

3月31日晚,据媒体援引彭博社消息,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正与博裕资本接近达成一项协议,可能会出售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此次出售事宜不仅涉及该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的SKP旗下高端商管业务,还包括华联SKP旗下的实体商场资产。

博裕资本成立于2010年,管理规模接近100亿美元,其背后有着淡马锡、李嘉诚基金会等顶级LP的支持。该资本的投资策略主要聚焦于“高增长行业头部企业”。据悉,整个SKP奢侈品商场业务的估值在40亿至50亿美元之间。不过目前,这笔交易仍处于商讨阶段,也不排除会引入新的竞标方。

定位为“时尚、渴望、品质”的SKP,堪称中国最成功的奢侈品零售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具标志性的时尚奢侈品百货之一。

自2011年起,北京SKP便开启了辉煌的业绩之路,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单体商场业绩第一,是国内当之无愧的“店王”。2017年,北京SKP年销售额跻身百亿行列;2019年,在其店庆日活动中,曾创造单日卖出10.1亿元的惊人成绩;2020年,北京SKP更是以177亿元的销售额超越世界最富盛名的奢侈百货公司哈罗德百货,荣登“全球店王”宝座;到了2023年,北京SKP的销售额达到了26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当全国百货业态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时,SKP却实现了“穿越周期”的逆势发展。它不仅走出北京,还深入到西北、西南、华中地区。2023年,西安SKP和成都SKP分别实现了80亿和55亿的营业额;2024年7月开业的武汉SKP,首日营业额就突破了亿元大关。

在华东地区,2021年北京华联在杭州钱江世界城商圈拿下土地,预计2027年杭州SKP将正式对外营业。自去年6月上海伊势丹百货关闭后,SKP就被传是最有竞争力的梅陇镇广场经营权竞标方。

SKP将进入广州的传闻也一直不断。早在2021年就有消息称广州市政府与北京华联集团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2023年,“广州天河发布”官方微信透露,天河区将重点服务对接北京华联SKP;2024年,SKP被写入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据悉,广州SKP有望落地天河跑马场,但截至目前仍未得到官方宣布。

作为标志性的奢侈品商场,SKP主要采用零售直营化模式,非常重视对品牌的管理以及合作优势。它不仅吸引了多个首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牌独家入驻,还是奢侈品牌发布新品、限量款的首选之地。有分析指出,SKP形成了一个“强者恒强”的循环,出色的业绩让它有条件为顾客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在与品牌合作时也拥有更强的话语权,进而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

有媒体报道,成都SKP开业后,直接导致IFS、太古里部分品牌季度销售额下滑15%。此外,成都SKP让其所在的交子公园商圈有了与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IFS所在的春熙路商圈相抗衡的实力,使新一线城市成都的奢侈品市场呈现出双中心模式,也成为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第三极”。

像SKP这种奢侈商场的入驻,不仅对当地经济有帮助,政府还看重它对城市水平和文化的提升作用。有分析人士表示,SKP目前绕过了上海、深圳、南京等奢侈品热门市场,反而选择在二三线城市开店,可能是看中了项目的稀缺性。以合肥为例,有媒体报道称含重奢业态的商场合肥银泰中心,奢侈品业态占比仅为11%,若SKP成功开业,无疑会具备极大的独特性。

北京SKP的前身是由台湾新光三越百货和北京华联集团共同创立的新光天地Shin Kong Palace。新光三越对新光天地最初的高奢定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商场一开业就引入了包括Prada、Gucci、Chanel等在内的超900个品牌。2011年,双方因经营纠纷分道扬镳,北京华联最终取得控制权,并将商场改名为SKP。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现在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的股东中,瑞得时尚(北京)商业贸易有限公司控股50%,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占股40%,新加坡公司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持股10%。此外,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100%控股瑞得时尚,瑞得时尚的高管分别为张坤、吉小安、吉田、王新苗和王璐,其中董事长吉小安同时也是北京华联集团控股的董事长、华联综超CEO。

值得注意的是,SKP自诞生以来一直独立于华联集团旗下的其他商业,包括上市公司华联股份和曾经的华联综超(2022年与创新新材完成了借壳交易)。即使在北京SKP成为“全球店王”的2020年,华联股份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了29.05%和52.28%,SKP也未曾与华联股份产生任何直接关联。

另一方面,博裕资本意图收购SKP恰恰是基于SKP的独立性。有分析指出,这次潜在交易的本质是资本对实体零售“稀缺性价值”的重新定价,尤其在消费分级加剧的当下,SKP代表的高端消费成为资本眼中“抗周期”的优质资产。

特别是对于在消费零售领域动作频频的博裕资本来说,近年来,它先后投资了小红书、FoodBowl、SHEIN、万世纵横物流、极兔速递等。有媒体认为,若博裕资本成功收购SKP,则意味着它正在入局实体零售的入口,与其早前在物业、医疗、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形成“高端消费生态闭环”。

然而,随着奢侈品市场寒意渐浓,SKP是否能继续“遗世独立”呢?

麦肯锡预测2025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将仅增长1%至3%,与以往动辄双位数的“大跃进式”增长相比明显回落。贝恩公司则指出,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下降18%至20%,业绩回落至2020年水平。

与奢侈品中国市场遇冷同时出现的还有SKP的开店计划。除了前文提到的城市外,2021年前签约的昆明SKP、贵阳SKP、呼和浩特SKP、三亚SKP、合肥SKP均处于在建或待建状态。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前后是中国市场增长最为快速的时候,低线城市被国际奢侈品牌视为机不可失的增量地带,其中以成都为核心的西南地区,武汉、长沙为核心的华中地区,以及相对富庶的江浙沪二三线城市都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市场。

不过,前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曾表示,尽管杭州、成都、南京和武汉等城市理论上能容纳三到四家奢侈品店,但实际上只能支撑起一到两家门店,且两家店的业绩会有明显差距。

2021年,Louis Vuitton在上海办完大秀时称,将在2025年努力实现在中国每个省会开出门店的计划。但事与愿违,2024年Louis Vuitton关闭了沈阳卓展店、撤除了海口万象城的围挡、延迟了北京三里屯旗舰店开业。

虽然问鼎全球“店王”,但与奢侈品行业强关联的北京SKP业绩仍有明显波动。有媒体报道称,北京SKP2024年的销售额或回落至220亿元区间,同比下降17%,是2022年后的又一次负增长。

与此同时,SKP还要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以打造“生活方式中心”为核心的购物中心南京德基广场2024年实现全年销售收入245亿元,刷新了2023年销售额239亿元的记录,首次登顶全球单体商场销售冠军。

本文围绕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可能被出售一事展开,介绍了SKP过往的辉煌业绩、独特经营模式以及扩张布局,分析了博裕资本收购的意图。同时,在奢侈品市场整体遇冷的大背景下,探讨了SKP面临的开店计划推进、业绩波动以及市场竞争等挑战。尽管SKP曾经取得过耀眼的成绩,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也难以完全摆脱行业周期的影响,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4. 资本盯上SKP,奢侈品市场风云再起!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