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18项措施助力,铝产业迈向高端智能绿色新时代,十部门发布铝产业发展方案,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本文围绕十部门发布的《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展开,介绍了中国铝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方案》明确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旨在推动铝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铝,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是与国计民生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战略资源。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十部门联合正式发布了《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提出了18项具体措施,全力助力推动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铝产业是第一大有色金属产业。”近年来,中国铝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铝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在2024年,中国氧化铝产量约为8500万吨,电解铝产量约4400万吨,铝加工材产量约4950万吨,再生铝产量约1050万吨,这些产量均保持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产量,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国内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那么,如何为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补齐短板呢?《方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到2027年,要力争实现国内铝土矿资源量增长3% – 5%,再生铝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提升至30%以上,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30%以上,新增赤泥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15%以上。并且,《方案》通过一系列重点任务,为铝产业的发展绘制出了具体的“施工图”。

比如,针对中国铝土矿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难以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一难题,《方案》提出了多项应对措施。鼓励开展低品位铝土矿、高硫铝土矿开发利用技术攻关,加强伴生资源评价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推动再生铝与原铝、铝加工融合发展和高值化利用。

面对企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且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的情况,《方案》也提出了务实的对策。不再新建或扩建以一水硬铝石为原料的氧化铝生产线,鼓励电解铝产能向清洁能源富集地区转移,引导低竞争力产能退出。

为了提升铝产业的创新发展水平,《方案》明确支持铝行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下游重点企业等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创新联盟。同时,还提出研究建立铝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开展高强、高韧、耐腐蚀等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等具体举措。

在促进铝产业绿色发展方面,《方案》也给出了解决办法。推动实施大型化铝电解槽、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等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建设一批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进氢氧化铝焙烧、铝用阳极焙烧环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该负责人指出:“出台《方案》旨在加强全产业链统筹谋划,充分发挥我国铝产业基础好、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未来,将鼓励地方出台促进铝产品消费、扩大铝产品应用的长期性、市场化政策,完善铝行业规范管理,培育标杆企业。

本文围绕十部门发布的《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阐述了中国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包括资源利用、产能布局、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措施,旨在推动铝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18项措施助力,铝产业迈向高端智能绿色新时代,十部门发布铝产业发展方案,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