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石龙区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年”,让耕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石龙区“耕地保护宣传年”:从宣传到长效机制的跨越

平顶山市石龙区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年”活动的情况,包括活动的启动、宣传模式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还提及了下一步建立长效机制的计划。

3月31日上午,龙兴街道北朗店村热闹非凡。一辆辆宣传车有序行驶在村里,车身上那醒目的“耕地保护宣传”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车载喇叭一刻不停地循环播放着耕地保护政策,声音传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村部广场上的政策咨询台前围得水泄不通,村民们纷纷前来咨询。工作人员面带微笑,耐心地解答着关于宅基地审批、耕地用途等一系列问题。这生动的一幕,正是石龙区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年”活动的一个真实写照。

“耕地保护可不是自然资源局一家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石龙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慎海彦严肃地说道。据了解,早在3月中旬,石龙区就正式启动了“耕地保护宣传年”活动,此次活动以“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为主题。为了确保宣传活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区政府进行了统筹部署,积极组织自然资源、农业农村、街道办事处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构建起了“齐抓共管、联动发力”的工作格局。同时,该局还专门召开了专题动员部署会,明确了土地、矿产、规划、林业等各个职能股室的责任,力求做到宣传全覆盖、政策全落实。

为了让耕地保护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石龙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了“线上 + 线下”的立体化宣传模式。在线下,他们精心印制了农村耕地建房“八不准”、耕地用途“五不得”等主题海报和宣传页5000余份,在村子和社区的显眼位置进行张贴;悬挂宣传标语50余条,时刻提醒着人们要重视耕地保护。组织宣传车深入街道、社区巡回宣讲10余次,用那响亮的“大喇叭”将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在“3·19矿法宣传日”,还设立了咨询台,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在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村组微信群发布了《致全区人民的一封公开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耕地保护法规,大大扩大了政策的传播覆盖面。

“以前觉得种地是自己的事,现在才知道耕地红线不能碰!”在龙兴街道北朗店村,种粮大户明松杰深受触动,主动当起了义务宣传员。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群众对乱占耕地建房、撂荒等行为的危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全区的耕地保护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宣传只是第一步。”慎海彦表示,下一步石龙区将健全相关制度,把耕地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起耕地保护宣传长效机制,让护田意识真正扎根在群众心里。

本文介绍了石龙区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年”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活动的启动背景、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线上 + 线下”的宣传模式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通过宣传活动,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显著提升。下一步,石龙区将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耕地保护工作。本文总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石龙区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年”,让耕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石龙区“耕地保护宣传年”:从宣传到长效机制的跨越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