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解码中国民营企业出海:趋势、意义与策略

本文围绕中国民营企业出海的话题展开,介绍了中欧MBA工业品与出海俱乐部首届年度论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芮萌从多维度剖析中国企业出海的趋势、意义、挑战等内容,探讨了出海的机遇、优势以及ESG的重要性等。

人民网上海3月19日电(陈晨)在当今时代的经济舞台上,我们目睹了一幅令人瞩目的画面: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正凭借自身在创新提质方面的不懈努力,以及品牌引领的强大力量,再加上多项政策的有力扶持,如同勇敢的弄潮儿一般,在全球市场这片广阔无垠的大海中奋勇逐浪前行。

那么,中国民营企业出海究竟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呢?3月15日下午,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会——中欧MBA工业品与出海俱乐部首届年度论坛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盛大举办。在这场论坛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站在多维视角的高度,深入剖析了中国企业出海的趋势与意义。芮萌教授着重强调,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重塑。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VUCA时代”,压力与变革已然成为推动企业积极行动的催化剂。如今的出海,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意义上的外贸扩展,而是企业重塑全球价值链、提升经济效能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这一选择,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是关乎全球经济布局的重大机遇。

芮萌教授对全球产业转移与经济周期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他指出,技术与创新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回顾历史,中国在历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成功地从最初的“世界工厂”崛起成为“全球供应链核心”。中国企业应当紧紧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这一有力抓手,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转型。芮萌教授特别强调,出海绝不是那种“内卷”式的低效竞争,而是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和协同发展,创造全球经济新价值的重要实践。出海,无疑是企业顺势而为的一个绝佳机会窗口。

芮萌教授进一步指出,在本轮中国企业出海的大潮中,民营企业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主力军。这些民营企业依托国内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消费市场,以高端制造、数字化创新和供应链协同为核心竞争力,展现出了显著的组团效应。它们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精心打造品牌,在全球市场上持续定义着中国智造的新地位。这不仅为中国企业品牌实现了显著的溢价效应,还在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构建全球竞争力方面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潜力。

此外,芮萌教授还着重强调了中国企业出海中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重要性。从经济角度来看,企业应当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从社会角度而言,企业应积极倡导共赢文化,努力实现利己与利他、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平衡;从环境角度出发,企业应推动人与自然、当代人与未来的和谐共生。芮萌教授强调:“在中欧,ESG永远是所有课程的第一课,因为这是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商业领袖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芮萌教授对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势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都是企业出海的有力支撑。出海并非是企业被迫的“外卷”行为,而是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企业与个人都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挑战,通过协作与创新在全球市场实现新的突破。

本次论坛由中欧MBA在校学生精心组织,中欧MBA工业品出海俱乐部携手校友组织,中欧校友全球化协会联合举办。

本文通过介绍中欧MBA工业品与出海俱乐部首届年度论坛上芮萌教授的观点,阐述了中国民营企业出海的趋势、意义、优势等内容。指出出海是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战略选择,民营企业成为出海主力军,同时强调了ESG的重要性,鼓励企业与个人积极应对挑战,在全球市场实现突破。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解码中国民营企业出海:趋势、意义与策略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