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2025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果发布,各领域报告亮点纷呈,揭秘2025中国科幻研究新成果,产业前景几何?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果发布会”的相关情况,包括会上发布的多项研究报告,如《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25中国科幻产业消费市场报告》等,展示了中国科幻产业在营收、市场、海外传播、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月29日,一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2025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果发布会”在北京首钢园盛大举办。此次发布会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办,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学界、业界以及媒体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士。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科幻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以及前沿进展,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在发布会上,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公布了多项重要成果,并且邀请了相关专家对这些成果进行深入解读。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岩发布并解读了《2025中国科幻产业报告》。这份报告为我们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状况。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到了1089.6亿元,与2023年相比基本持平。

具体来看各细分领域。科幻阅读产业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新书码洋贡献从2023年的7.1%大幅提升至14.3%,平均每天就有两本科幻新书问世,而且数字阅读的增长速度显著加快。在科幻影视产业方面,电影票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科幻微短剧和中短视频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AIGC技术的引入,为科幻微短剧的创作提供了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科幻游戏在科幻产业总营收中占据最大的比重,其中移动端游戏是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如今,精品化、多元化的趋势愈发显著,越来越多的移动端游戏融入了科幻元素,这也充分反映出我国市场对科幻内容风格有着强烈的需求和广泛的认可。对于科幻衍生品,吴岩指出,科幻产业的营收波动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当前产业整体趋势向好,技术创新不断丰富着产业形态。除了一些成熟的领域之外,舞台剧、剧本杀等新兴板块也在快速成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尽管目前的营收数据令人鼓舞,但我们更应该关注衍生品市场等科幻产业领域,因为这些领域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玲发布了《2025中国科幻产业消费市场报告》。报告显示,消费者对中国科幻作品的内容质量、表现力以及原创性给予了高度认可,特别是在时空想象、未来城市等元素方面,这反映出公众对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有着很高的期待。消费者普遍对中国科幻产业的未来持乐观态度,尤其对资金投入和产业宣传的呼声强烈,表现出对科幻产业创新与突破的迫切需求。

报告还指出,科幻消费不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更承载着认知提升和沉浸体验的深层动机,凸显了科幻文化在科学素养、视野拓展以及哲学思考方面的独特价值。然而,目前科幻市场的潜力尚未完全释放,特别是在年轻群体和高收入阶层中,消费频次和参与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科普研究所姚利芬副研究员发布了《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2022 – 2024年)》。报告显示,中国科幻在海外新兴市场的整体热度飞速攀升,其中巴西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处于断层领先的地位。科幻传播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在众多形式中,游戏的表现最为抢眼。在2022至2024年间,海外新兴市场媒体对中国科幻的报道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报道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偏好。

北京联合大学崔亚娟教授发布了《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产业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科幻技术装备产业的营收总额达到了275.07亿元,这显示出技术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特效制作和云技术成为核心技术驱动力。报告特别指出,2024年是中国科幻产业从“内容爆发”迈向“技术驱动”的关键节点。未来,随着中国科幻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科幻技术装备领域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增长。

本次“2025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果发布会”发布的多项报告,全面展示了中国科幻产业在多个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产业整体向好,各细分领域各有亮点,既有稳步上升的阅读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微短剧和游戏领域,也有潜力巨大的衍生品市场和海外新兴市场。同时,消费市场对科幻作品充满期待,技术装备领域也在推动产业迈向新的阶段。不过,也存在市场潜力未完全释放等问题,未来中国科幻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等待挖掘。本文总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2025中国科幻研究中心成果发布,各领域报告亮点纷呈,揭秘2025中国科幻研究新成果,产业前景几何?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