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安徽省舒城阙店乡,详细阐述了该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运用“文明实践 ”模式,从理论宣讲、产业发展、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移风易俗、选树典型等多个维度,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提升为乡村群众服务能力,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的具体举措和积极成效。
在当下社会,乡村振兴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近年来,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坚持党建引领这一核心方向。该乡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行动的指南针,将志愿者当作主体力量,积极创新运用“文明实践 ”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在不断提升文明实践为乡村群众服务能力的同时,全力为人们展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的崭新画卷。
首先是“文明实践 + 理论宣讲”。阙店乡始终遵循“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需要,理论宣讲就开展到哪里”的重要原则。积极主动地探索适合本地的宣讲模式,并且充分结合“无事”找书记、小院议事会等特色活动。精准锚定辖区内群众的需求,采用干部讲理论、党员讲政策、宣讲员讲故事的独特宣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宣传了一系列惠民新政策,还生动地诉说了生活中的新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该乡把理论课堂“搬进”了学校教室、田间地头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能够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是“文明实践 + 产业发展”。阙店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为有力载体,开创了“集体引领 + 能人带动 + 农户参与”的全新模式。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精心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动员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集中管护培训。通过这些举措,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农业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再者是“文明实践 + 志愿服务”。阙店乡紧紧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目标,大力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广泛吸纳党员、网格员、热心群众、致富能手、巾帼志愿者等各界力量,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这支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普法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社保服务、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立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真正做到了“服务送上门,实事办到家”,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然后是“文明实践 + 基层治理”。阙店乡深入开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办实事活动,充分利用集会等场合开展各类宣传活动。通过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全面了解群众的需求,并且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这些努力,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形成了“党委领导、各村联动、社会参与”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格局,有效推动了阙店乡治理的精细化发展。
接着是“文明实践 + 移风易俗”。阙店乡坚持用精神文明指导乡村文化建设,以“我们的节日”为重要依托,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主题活动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进行深度融合互促。开展了“情暖元宵”“粽情端午”“重阳敬老”等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效传播了文明理念、弘扬了时代新风,增强了群众的文明意识、提升了文明素养,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最后是“文明实践 + 选树典型”。阙店乡全力推行文明积分制,通过“积分兑礼品”的正向激励方式,让群众在积极参与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同时,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制度,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媳”“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引导形成了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安徽省舒城县阙店乡通过创新运用“文明实践 ”模式,从多个方面发力,在理论宣讲、产业发展、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移风易俗和选树典型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提升了乡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绘就了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美丽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