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回顾了过去一周(3月17日 – 3月21日)金融市场的动态,包括A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外盘股市和油价的表现,同时介绍了近期的重磅资讯,如扩大消费政策、金融提振消费措施、货币政策调整等,还提及了机构的观点和部分公司的焦点公告。
在上周(3月17日至3月21日),A股市场呈现出整体下行的态势,三大指数全线下跌。截至3月21日收盘,沪指报3364.83点,周跌幅达1.6%;深成指报10687.55点,周跌幅为2.65%;创业板指报2152.28点,周跌幅高达3.34%。
从个股表现来看,有32%的个股在周内实现了上涨。其中,108股周涨幅超过15%,而125股周跌幅超过15%。在板块方面,可燃冰、海工装备、油气开采及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而游戏、DRG/DIP、云游戏等板块则跌幅居前。
周五外盘市场上,呈现出不同的走势。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在3月21日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收涨4.67点,涨幅为0.08%,报5667.56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32.03点,涨幅为0.08%,报41985.3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92.43点,涨幅为0.52%,报17784.05点。从本周整体情况来看,道指累计上涨1.2%,纳指累计上涨0.17%,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0.51%。
然而,欧洲三大股指在3月21日全线下跌。截至收盘,英国富时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报收于8646.79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5.20点,跌幅为0.63%;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报收于8042.95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1.25点,跌幅为0.63%;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报收于22891.68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7.47点,跌幅为0.47%。
国际油价在3月21日出现上涨。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8美元,收于每桶68.25美元,涨幅为0.26%;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16美元,收于每桶72.16美元,涨幅为0.22%。
近期还迎来了一系列重磅资讯,对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一,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机构看好2025年大消费板块配置机遇。据央视新闻报道,在2025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具体措施包括增强消费能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让消费者有钱消费;扩大服务消费,这是下一步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要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健康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服务消费产品和场景,让消费者有更多中高端服务可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形成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强大政策,减少消费者的后顾之忧。此外,今年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今后还要稳步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华泰证券认为,政策从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品质提升等八大方面持续布局,其中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家电家装以旧换新等大宗消费、IP等新消费有望带动行业整体从“修复性增长”向“内生性扩容”转型,看好2025年大消费板块配置机遇,情绪消费、国货崛起、AI消费、银发经济等有望成为结构性投资主线,继续看好消费基本面逐步向好,以及消费龙头的估值重塑行情。
其二,金融提振消费迎来大动作,个人消费贷提额延期。据21世纪经济报道,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的最大亮点在于个人大额消费贷款产品的最高限额提升以及最长贷款期限的延长。对于信用良好、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从各金融机构实践来看,部分银行已将个人线上消费贷产品的最高额度从20万元上调至30万元,同时消费贷利率进一步下探,无论是股份制银行还是国有大行,消费贷产品的利率均已进入“2%”时代,显示出金融机构在政策引导下的积极响应。
其三,央行重申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据央行官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总第108次)例会召开。会议重申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会议分析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较多等困难和挑战。
其四,2025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机构认为家电内销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据商务部网站消息,3月22日,2025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意义重大,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惠民生又利产业。商务部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统筹线上线下渠道,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优化“政策 + 活动”驱动机制,鼓励厂商出新、平台让利、企业优惠,放大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应,释放家电更新消费潜力,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国金证券表示,目前多数地区国补政策的衔接仍在陆续落地,进入3月起家电将逐步迎来传统的备货旺季,国补叠加备货的双重刺激下,家电内销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其五,蚂蚁集团招聘AI眼镜产品专家,机构预计全球AI眼镜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据上证报报道,蚂蚁集团正在招聘AI智能眼镜的产品专家,从职位描述来看,该职位主要负责AI智能眼镜应用相关的产品,要求有2C产品的经验,并且熟悉市面上各类VR、AR和AI智能眼镜,这则招聘信息或显示蚂蚁集团正在研发面向2C的AI智能眼镜产品。AI眼镜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眼镜相结合的智能穿戴设备,它在传统眼镜的基础上集成了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等硬件,并通过内置的AI大模型等软件,为用户提供多种智能化功能。国联民生证券指出,AI眼镜厂商近年来通过供应链优化和品类拓展实现了产品性价比的提升。在人工智能技术迭代的浪潮中,国产大模型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势头,大模型价格竞争激烈,尤其DeepSeek的出现,其高性价比将促进AI眼镜的商业化落地。此外,中国信通院系统性评测为AI眼镜行业建立技术标准与安全规范,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随着产业趋势逐步确立,预计全球AI眼镜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产业规模千亿可期。
其六,深海机器人突破性进展,机构看好这些核心领域及配套产业。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团队成功研发出深海小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等深海环境下表现出色,能够实现游动、滑翔、爬行等多种运动状态。研究团队采用创新的手性双稳态结构和形状记忆合金技术,使机器人在万米深海中也能高效运作。经过6年研发,这款小型机器人不仅具备低成本和高适应性,未来有望在深海科考和资源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正推进深海柔性机器人与AI结合,为深海智能作业拓展新空间。西部证券指出,深海科技产业在技术驱动和政策支持下,将成为支撑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深海资源开采、深海装备、深海新基建等核心领域及配套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机构也给出了相关投资建议。华金证券认为,当前已进入春季行情末期,补涨的成长、消费和部分顺周期等行业可能相对占优。短期应继续均衡配置补涨的成长、部分消费和顺周期等行业。一方面,历史上春季行情末期消费和部分周期行业表现占优;另一方面,当前摩托车、航空航天、纺织制造、化学制药、商用车等行业估值性价比较高。建议继续均衡配置,一是基本面可能边际改善的补涨成长,如军工、医药、电新;二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调整后的科技,如消费电子、机器人、国产算力、自动驾驶、游戏;三是政策支持和基本面可能边际改善的消费(食品、社服、商贸)、部分顺周期(有色金属、化工)。中泰证券表示,对于股市而言,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这轮高低切换是否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以及资金的持续性如何。在短期博弈加剧的情况下,市场或将在高位宽幅震荡,行业轮动速度加快后再进入调整。因此,当前的投资策略仍然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的思路,适当回避由高杠杆和高估值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股,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所带来的有色、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此外,还有部分公司发布了焦点公告。4连板南方精工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香雪制药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香雪”;朗源股份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朗源”;路维光电拟投20亿元在厦门建设高世代高精度光掩膜版生产基地项目;利尔化学拟收购山东汇盟控股权;玉龙股份董事长牛磊因个人原因辞职;美湖股份拟投资建设美湖智造西部生产及研发基地项目;智慧农业控股子公司矿业权获得延续。
本文全面回顾了3月17 – 21日金融市场的表现,包括A股下跌、外盘涨跌不一以及国际油价上涨等情况。同时介绍了多个领域的重磅资讯,如扩大消费政策、金融助力消费措施、货币政策调整等,还提及了机构观点和公司焦点公告。投资者可综合这些信息,结合市场动态和自身情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