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上海交大学子投身联合国,为全球治理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们选择到联合国各相关机构实习或任职的情况,通过几位同学的亲身经历,展示了他们在国际组织投身全球治理过程中的收获,还提到了学校派遣学生到国际组织的相关情况及未来规划。

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毕业季总是充满了选择与期待。而有这样一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决定——到联合国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去实习或者任职。那么,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究竟会收获什么呢?在这个毕业季,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分享在国际组织投身全球治理时的独特经历与宝贵收获。

廖杰雷,是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如今,他扎根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肯尼亚办事处,积极投身于非洲可持续农业实践。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空谈理论,而是深入肯尼亚的田间地头。在这里,他协调气候韧性项目,认真调研旱地农业技术。他努力将在学校学到的学术理论与非洲当地的农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原本,在他的想象中,国际组织的工作可能都是一些宏大的叙述,充满了战略规划和高远目标。然而,当他真正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有了全新的感悟。他深切地感受到,在全球治理的大舞台上,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与农民,大家都共同握着同一把锄头,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更多人解决粮食问题。这里没有那些华丽的宏大叙事,更多的是对每一个细节的落实。在这个毕业季,他和已经在实习的同学以及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这段难忘的经历和收获。

凯原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苏鑫,即将在4月前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驻非洲办事处加纳实习。他将专注于数据统计领域,承担制作和审阅数据报告以及项目支持等工作。临近毕业时,苏鑫了解到交大与FAO的合作项目,他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通过这个机会,他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还能培养自己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苏鑫感慨地说:“越长大越发现人生的轨迹往往不是完全由自己规划好的,而是在旅程中不断经历、遭遇、偶遇与选择的过程。”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在这里收获成长。

当身边同学的朋友圈被学位服与抛帽瞬间刷屏,沉浸在毕业的喜悦中时,张威却有着不一样的选择。她是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的硕士生,此时正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卢旺达代表处,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全力推动农业创新与发展。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有意义的工作中,她选择休学一年,以联合国实习生的身份扎根非洲,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份毕业季的“缺席”,在她看来,却成了最独特的在场。虽然她会比别的同学晚毕业一年,但在这里,她收获到了远超日常生活中所能得到的感悟。

据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4年起,学校已经累计派遣了来自21个学院的60多名学生,前往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22个国际组织进行实习或者就业。学校表示,未来还将通过更多途径,让更多年轻人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参与国际治理的能力,为全球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本文通过讲述上海交通大学几位学子在联合国相关机构实习或任职的经历,展现了他们在全球治理中获得的成长与感悟。同时,也介绍了学校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国际组织的举措及未来规划,体现了学校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决心,鼓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上海交大学子投身联合国,为全球治理添砖加瓦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