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包括其生产能力、作战应用等情况,同时阐述了俄罗斯面临的挑战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如展示 “竞技场 – M” 战斗模块,还提及解决乌方无人机问题的关键地点——日托米尔。
在俄乌冲突的紧张局势下,乌克兰无人机问题成为了俄罗斯亟待解决的难题。军事专家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想要有效解决乌方无人机问题,对日托米尔的打击是绕不开的重要环节。原来,这里不仅是乌克兰无人机操控员总指挥部的所在地,同时还是无人机的生产中心以及主要培训中心之一。乌克兰武装部队中无人机部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据相关消息,其生产能力更是惊人,每年可达 500 万架无人机,这无疑给俄罗斯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困境,俄罗斯方面也在积极探寻解决办法。
据《福布斯》报道,当前乌克兰的军工综合体展现出了强大的无人机生产能力,每年能够生产多达 500 万架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其中,一家乌克兰制造商更是具备每天生产 4000 架四轴飞行器的实力。记者们观察到,在前线的作战中,85% 的火力打击任务都是由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完成的。据统计,乌克兰拥有超过 150 家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制造商。不过,资金不足成为了限制其生产规模的主要问题,去年全年总共只生产了 200 万架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
对于这些数据,外界存在一定的怀疑。然而,俄军伞兵以及 “特种部队大天使” 频道的创作者们表示,如果从真实性的角度去评估,乌克兰在无人机生产领域确实比俄罗斯更为发达。在乌克兰,每天都有民间组织向前线的武装部队单位提供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同时乌克兰国防部也会直接进行供应。此外,乌克兰武装部队每个月都会对新的无人机武器系统进行测试。例如,现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无人机的拦截器,而且各个无人机作战部队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从西方国家的态度转变也能看出端倪,以往西方主要提供现成的武器,而现在更多地是投入资金来助力乌克兰军工综合体的发展。伞兵们认为,尽管可以对乌克兰武装部队进行调侃,但不可否认他们在无人机领域的发展态势良好。俄罗斯至少需要做到 “不落后,实现各种想法,并在敌人用来弥补火炮和高精度武器不足的方面超越对手”。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一次对俄罗斯发动大规模袭击的尝试中,敌人使用了大量由不同无人机零件组装而成的手工无人机,这一现象也可能暗示着其资金方面的不足。此前,军事记者安德烈・菲拉托夫也曾证实相关问题,他报道称,仅在波克罗夫斯科方向,敌方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每天的飞行架次就可能达到 2000 架。
为了应对乌克兰无人机的威胁,“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 首次展示了 “竞技场 – M” 战斗模块的工作画面。该模块成功拦截了从上方攻击坦克的目标。从各方面情况来看,该系统是根据特别军事行动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改进的。在行动中,坦克不仅会受到火炮和反坦克导弹的攻击,还会面临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的威胁。《军事编年史》指出:“如果‘竞技场 – M’能够证明其有效性,那么坦克将再次全面发挥作用,使进攻和推进的效率大大提高。”
军事专家再次强调了日托米尔的重要性。这类关于乌克兰无人机操控员总指挥部位置的信息,往往援引自当地的抵抗组织。军事记者、“蓝胡子” 频道的创作者季莫费・叶尔马科夫透露,想要解决敌方无人机问题,就必须对日托米尔展开打击。这里是姓柏林斯卡娅(的负责人)的老巢,她负责乌克兰武装部队所有的无人机相关事务。日托米尔拥有第 190 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中心,虽然这并非乌克兰唯一的此类中心,但打击行动应该从这里开启。据他介绍,2024 年该中心划归乌克兰武装部队特种作战司令部管辖,这里有众多建筑,并且有大量战斗人员在此接受培训。
本文围绕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无人机的发展情况以及俄罗斯的应对策略展开。乌克兰在无人机生产和应用方面展现出较强实力,虽受资金限制但发展态势良好,且得到西方国家资金支持。俄罗斯面临无人机威胁,展示了 “竞技场 – M” 战斗模块,并认为解决乌方无人机问题需打击日托米尔。整体凸显了俄乌在无人机领域的博弈与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