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新型食品配料表造假,你还敢放心吃吗?,“蜡瓶糖”背后:食品配料表造假危机

刘女士为女儿购买“蜡瓶糖”,孩子食用后身体不适,经检测“蜡瓶糖”多款样本含致癌物质,还揭示了食品配料表造假多存在于新型或网红食品中,以及造假手段升级的情况,最后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远离毒品。

在北京生活的刘女士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直无比信赖的食品配料表,竟然也存在造假的情况。

去年8月,一款名为“蜡瓶糖”的糖果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刘女士出于对孩子的宠爱,便购买了这种新型糖果。而且,谨慎的刘女士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特意仔细查看了“蜡瓶糖”的配料表,并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处。不仅如此,商家还提供了所谓的安全检测证书,这让刘女士更加放心。

然而,孩子在食用“蜡瓶糖”之后,却出现了恶心想吐的症状,甚至频繁腹泻。刘女士心急如焚,赶忙对女儿近期的饮食进行了全面排查。经过一番仔细分析,刘女士怀疑“蜡瓶糖”就是导致女儿身体不舒服的“罪魁祸首”。

随后,测评自媒体“老爸评测”针对“蜡瓶糖”的四款样本展开了专业检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其中三款样本都被检出含有有害物质“多环芳烃”。要知道,“多环芳烃”是一种会在人体内不断累积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

“老爸评测”检测“蜡瓶糖”结果视频截图

据相关了解,食品配料表造假其实并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大多集中在一些新型食品或者网红食品领域。这是因为针对这些食品的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还没有及时出台,而且生产这些食品的商家很多都是小作坊,缺乏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值得大家高度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不法商家的配料表造假手段也在不断升级,造假方式变得越来越隐蔽,让人防不胜防。

自媒体“老爸评测”的食品工程师南星表示,专业检测人员和不法商家之间一直在进行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检测人员需要不断研究新的检测方法,以应对商家日益隐蔽的造假手段。

南星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商品的色泽、外观。就拿枸杞来说,虽然配料表里可能显示只有枸杞,但如果它的颜色特别鲜亮,那就有可能是经过熏硫处理的。要知道,熏硫可以使枸杞色泽更鲜亮,但熏硫后会含有工业硫磺,食用后易导致肾衰竭,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那些精心伪装、诱惑力强的外表之下,“真毒品”“假食品”一时之间让人难以分辨。

▲揭秘真相 ▲揭秘真相 // 江西禁毒提醒 //

近年来,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它们的伪装更是让人难辨真假。大家一定要时刻提高警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本文通过刘女士女儿食用“蜡瓶糖”后身体不适的事件,揭示了食品配料表造假这一现象,尤其是在新型和网红食品中较为突出,且造假手段不断升级。同时提醒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不能只看外观,还强调要警惕新型毒品的伪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新型食品配料表造假,你还敢放心吃吗?,“蜡瓶糖”背后:食品配料表造假危机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