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日本大米出口目标写入草案,面临供应、成本双重挑战

本文围绕日本食品、农业与农村政策审议会提出的到2030年大幅提升大米出口量的计划展开,分析了该计划提出的背景,探讨了其在日本国内引发的关注以及面临的诸多问题。

近日,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日本食品、农业与农村政策审议会提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目标。到2030年,日本应将大米出口量提升至35.3万吨,这一数字相当于2024年的约8倍之多。这一目标已被写入27日向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提交的新的《食品、农业和农村基本计划》草案中。

过去一年,日本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遭遇了严峻的大米供应不足问题,“令和米价动荡”现象由此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此次扩大大米出口的计划自然受到了国内舆论的广泛关注。日本时事通讯社认为,通过扩大出口导向型生产,当国内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时,能够更加灵活地调配出口份额,以此确保大米供给的弹性。

日本“每日放送新闻网”援引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铃木宣弘的观点进行分析。铃木宣弘表示,政府的意图可能是“增加出口,以便在时机成熟时将(出口的)大米转为国内使用”。然而,他也指出,由于已签约的海外大米出口订单存在约束,同时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突发的物流中断等因素,实际上要实现将出口大米转为国内使用的设想并非易事。此外,他着重强调,在国内大米供应本身就不足的情况下,如果进一步增加出口,大米价格将会不可避免地上涨。

日本《读卖新闻》30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提到,全球变暖以及灾害频发等情况,使得威胁粮食安全的风险持续增加。文章指出,想要实现日本大米出口量提升的计划目标,仍然面临着不少障碍。与美国以及人力成本较低的新兴国家相比,日本大米在成本竞争力方面明显不足。为了提升大米的供给能力,文章建议应考虑调整目前仍在延续的大米减产政策。

本文介绍了日本计划到2030年大幅提升大米出口量的情况,该计划是在日本国内大米供应不足的背景下提出的,引发了国内舆论关注。专家分析将出口大米转回国内使用存在困难,且增加出口可能导致米价上涨。同时,实现出口目标还面临成本竞争力不足等障碍,有观点建议调整大米减产政策以提升供给能力。本文总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日本大米出口目标写入草案,面临供应、成本双重挑战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