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市场,成为耐心资本支持企业长期发展,以信银理财投资灵西机器人为例展现了投资科技公司的良好效果。同时也指出当前理财公司布局权益市场存在业务模式受渠道和资金影响、产品短期化低波化等问题,并提及业内对市场走势的看法。
在当下的金融领域,银行理财正展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近年来,银行理财加快了在权益市场的布局步伐,将目光重点聚焦于科技、创新药等极具潜力的领域。并且,银行理财逐步进阶成为耐心资本,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中长期资金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专业投资力量角色。它的入市,对于提升市场稳定性、减少短期波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使资源向优质企业汇聚。今年1月份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拉长考核周期、调整权益类资产权重等要求。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该方案的落地是资本市场制度优化的关键一步,政策层面正不断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有利条件,权益市场具有良好的中长期投资潜力。
理财资金作为典型的中长期资金,近年来在长期投资领域崭露头角。众多理财公司积极行动,加速布局权益市场,科技、创新药等领域成为它们重点关注的方向。近期,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西机器人”)打造的基于“3D AI”技术的智能机器人视觉智能解决方案入选“2024年度浙江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在其稳步成长的背后,离不开信银理财的耐心支持。
在持续跟进灵西机器人项目的过程中,信银理财多次前往灵西机器人下游客户仓库进行实地调研。灵西机器人创始人丁丁表示,经过深度交流后,双方一拍即合,确定信银理财对公司Pre – A轮领投,其他股东也加码跟投。此后,灵西机器人得到下游头部客户认可,业绩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持续获得专业投资机构青睐,市场估值大幅攀升。这无疑是理财公司投资科技公司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其布局权益市场的一个生动体现。
然而,当前理财公司在布局权益市场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指出,理财业务模式逐渐被渠道和资金“定义”了。理财资金的募集主要依赖商业银行,持续的渠道覆盖拓展虽然为理财产品带来了增量客群,但新增的客户仍以低风险客群为主,这使得理财产品的类存款属性更加牢固。同时,受股债波动影响,银行理财加大低波产品供应,这虽然顺应了客户需求、稳住了市场,但也使得理财供需两端的力量叠加,使客户进一步强化、定义了理财产品的低风险属性和类存款定位,加剧了理财产品的短期化、低波化。
汪圣明还表示:“过去,银行理财主要以生息资产构建为重心,重视存款、存单、债券、非标等生息资产的构建、配置和持有。在风险管理上,主要管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在产品结构上,主要适配超低波、低波、中低波等固收产品为主。”面向未来,理财需重塑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与风险预算匹配的资产配置及策略应用体系,综合运用多元化策略不断优化产品配置。重视大类资产配置,通过多元资产、多元收益来源、多元策略来降低风险相关性,以及组合波动。加强策略产品化、产品策略化,打造更均衡、多元的产品和配置体系。
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在各项政策支持下,市场信心有望持续回升,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科技成长等主线方向清晰,机会大于风险。兴银理财首席权益投资官蒲延杰也表示,2025年经济回升与科技创新将为权益投资开拓广阔空间,权益市场预计延续“慢牛”走势,结构性机会丰富多样,股票市场在估值、盈利、政策等方面均呈现积极变化,尤其在资产荒背景下,股债性价比优势凸显,银行理财投资权益市场大有可为。
本文围绕银行理财布局权益市场展开,既阐述了其积极意义,如支持企业发展、助力市场稳定等,也指出了面临的业务模式受限等问题,并介绍了业内对市场前景的乐观看法。总体而言,银行理财在权益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