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禁渔期展开,介绍了今年禁渔期的时间、区域,以及执法措施,还提及了自2005年划定禁渔期以来当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果。
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阿勒泰地区的渔业管理即将迎来新举措。就在3月28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农业农村局公布了一则重要消息:从4月1日起,今年阿勒泰地区的天然流域、湖泊以及水库将正式迈入禁渔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水域的禁渔期相比往年有所提前。
当地的禁渔区域有着明确的划分,主要分为常年禁渔区和季节性禁渔区。在季节性禁渔区里,额尔齐斯河的干支流以及一些天然湖泊承包或从事养殖使用的水体,像托洪台水库、海子口水库、峡口水库等,禁渔时间从4月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30日。
为了确保禁渔期规定能够得到严格执行,阿勒泰地区农业农村局表示,今年禁渔期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他们会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执法检查方式,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保驾护航。
回顾阿勒泰地区的生态治理历程,自2005年首次划定禁渔期以来,这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2024年的相关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乌伦古湖鱼群的平均体长增长了15%,曾经难觅踪迹的北极茴鱼等珍稀物种也重新出现在这片水域中,这充分显示了禁渔期政策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本文介绍了新疆阿勒泰地区4月1日起进入禁渔期,部分水域禁渔期提前,明确了禁渔区域和时间,强调了加大执法打击非法捕捞,还展示了自2005年划定禁渔期以来当地生态治理的积极成果,体现了禁渔对水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