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童行渝中”徒步活动:为困境儿童点亮成长之光,渝中区徒步活动:打造困境儿童“救助 - 关爱 - 培养”特色之路

3月29日渝中区半山崖线步道举办的“童行渝中 春行半山崖线”自然探索徒步活动,该活动聚焦困境未成年人群体,通过多种趣味任务和特色机制助力儿童成长,还构建了立体化支持体系,未来将持续深化服务品牌帮助更多困境儿童。

3月29日的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渝中区半山崖线步道上,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童行渝中 春行半山崖线”自然探索徒步活动在此盛大启幕。此次活动将目光聚焦在了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未成年人群体身上,旨在通过沉浸式的自然教育实践,探寻出一条“救助保障 + 身心关爱 + 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特色服务路径。

活动中的红墙破冰环节,可谓趣味十足。组织者采用了“姓氏笔画排序”“生日月份接龙”等别出心裁的趣味任务。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于自然互动里逐渐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他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陌生感渐渐消散。

在徒步的过程中,更是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协作任务。“自然寻宝”让孩子们如同小小探险家一般,在大自然中寻觅宝藏,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创意拼贴”则给予了孩子们一个发挥想象的舞台,通过艺术疗愈的方式,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而“数字传递”“反口令挑战”等非语言游戏,针对性地提升了孩子们的专注力与抗逆力。在游戏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努力克服困难,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活动负责人感慨地说:“看到孩子在解说作品时眼睛发亮的样子,我们知道他正在突破自我设限。”此次活动构建了“政府主导 + 专业支持 + 社会参与”的立体化支持体系。通过积极链接心理咨询师、自然教育导师等专业资源,将4公里的徒步路线巧妙地转化为了移动成长课堂。同时,还引入了“植物盲盒”奖励机制,孩子们每完成一项任务,都有机会获得一个神秘的植物盲盒,这持续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此外,活动还建立了家长互助社群,家长们在社群中分享育儿经验,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升级。

渝中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负责人满怀深情地介绍:“我们不仅要成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的驿站,更要成为照亮他们前路的灯塔。”中心将持续深化“童放溢彩·乐享渝中”服务品牌,通过“童行渝中”季度性主题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帮助更多困境儿童在自然探索与社会实践中重构自我认知,实现从“被动救助”到“主动成长”的跨越式转变。

3月29日渝中区半山崖线步道开展“童行渝中 春行半山崖线”自然探索徒步活动,针对困境儿童,通过红墙破冰、徒步协作任务、非语言游戏等形式促进其成长。活动构建了立体化支持体系,引入奖励机制和家长互助社群。未来中心将深化服务品牌,助力困境儿童从被动救助走向主动成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童行渝中”徒步活动:为困境儿童点亮成长之光,渝中区徒步活动:打造困境儿童“救助 - 关爱 - 培养”特色之路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