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描述了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里氏7.7级地震后的种种惨状,包括灾区基础设施毁坏、人员伤亡、物资匮乏等情况,同时记录了当地民众在地震后的艰难生活,最后着重介绍了中国多支救援队伍奔赴缅甸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的情况。
当地时间3月28日中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缅甸中部,里氏7.7级的强烈地震瞬间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此时,万鹏正悠然地在曼德勒城外进行野钓。他从国内来到缅甸工作已经一年有余,入乡随俗的他,特别喜欢在休息的时候到山边玩水,尽情享受那份惬意。
然而,剧烈的晃动让山体瞬间垮塌,巨大的土石冲进水里,掀起了滔天巨浪。万鹏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忍不住惊叫起来,身体也下意识地躺倒在地,“手都在抖”,他心有余悸地回忆道。就连他的摩托车也被无情地掀翻在地,周围的缅甸妇女们满脸惊恐,纷纷双手合十,嘴里不断地祈祷,仿佛这样就能驱散这可怕的灾难。十几分钟过去了,余震依然不断,万鹏发现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与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艰难。
能安全回到城里,对于万鹏来说已经是万分幸运。他介绍说,高速公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是裂开就是拱起,拱起的地方足足有一米高,车辆根本无法通行。
“到处都是危楼。”万鹏心有余悸地说道,“那些楼房不是裂开就是倾斜,甚至有的直接倒塌。就连去年新盖的酒店都没能扛住这股强大的力量,直接裂开了大口子。”不止万鹏,许多身处缅甸的人都在恐慌中度过了地震后的这一夜。
根据缅甸国家媒体2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此次地震共造成该国所有受灾地区1002人死亡,2376人受伤,另有多人失踪。灾区迅速进入了紧急状态。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此次地震中受灾较重的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等地,大量基础设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数百栋房屋损毁、倒塌,救援和医疗物资严重匮乏。大量人员无家可归,他们急需帐篷、毛毯、防水布等物资来遮风挡雨。同时,医院的手术设备、抗生素、止痛药等基础医疗物资也严重不足,部分医院甚至被迫暂停收治病人。曼德勒国际机场跑道受损,地震发生后航班全部停飞,部分道路也因地震而无法通行,物资运输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3月28日,肖峰朋友家倒塌的住房。受访者供图
肖峰介绍说,昨天大震后又出现了多次余震,“几分钟就来一次,根本不敢回家住。”于是,他和家人迅速将家中的被褥、灶具、锅碗瓢盆、防蚊帐篷等生活必需品搬运到了附近的足球场上。“许多人在这里暂时安置,已经支起伞来遮阳,也有些人选择在马路上睡。”
吃饭跟喝水成了大问题。“水电都停了,通信信号也不稳定,很多超市都关闭了。”肖峰无奈地说。
不过,肖峰和家人并没有只顾自己。他们在足球场上用煤气做饭,并把饭分给身边没饭吃的人。他又把家里的一大箱水抬到足球场上,分给其他居民,几分钟就分光了。
救援缺少大型机械设备
入夜后,肖峰和许多家庭在足球场上支起了防蚊帐篷过夜。万鹏的住所也裂开了,但他没有帐篷,只能在路旁草地席地而睡。
即使才三月,曼德勒已经进入了酷暑,白天温度高达35摄氏度以上,夜间又余震不断。“每每余震的时候,睡地上心口都在跳。”肖峰苦笑着说。
3月28日,缅甸消防员将获救者从废墟中搀扶出来。受访者供图
中国救援队奔赴缅甸救援
目前,曼德勒市内通往机场的公路垮塌了,路上全是裂缝。肖峰发现,近日从曼德勒出发的航班已经全部取消,最近的是4月1日前往云南芒市,但余票非常紧张。
在缅的中国珠宝商吴晴告诉记者,她在震后准备离开曼德勒,却遭遇机场封锁,检查站不放行。幸运的是,一名常居缅甸的华人大叔在18日晚上帮助了她,让她在厂房借宿,并准备了晚餐。
吴晴看到,街上仍有小贩摆摊,百姓们都睡在外面,还在吃喝聊天。
通往曼德勒机场的公路开裂。受访者供图
地震发生后,缅甸政府迅速向外界求援。据央视新闻消息,缅甸领导人敏昂莱28日表示,该国正在对灾区进行救援,但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无法向灾民提供帮助。他请求国际社会向缅甸提供援助和支持。缅甸政府28日呼吁该国居民捐献血液和医疗物资,用于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灾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时表示,缅甸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方高度关注缅甸地震灾情,对缅方表示诚挚慰问。发言人还表示,中方愿根据缅方需要,尽己所能向缅甸灾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和支持,帮助缅甸人民抗震救灾、渡过难关。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3月29日8时30分,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
北京时间3月29日上午,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和物资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缅甸灾区,全力协助缅方开展抢险救援。同时,根据应急管理部指示,中国公羊救援队等多支民间救援队也前往灾区救援。今天上午,中国公羊救援队已抵达仰光国际机场。
本文详细展现了缅甸里氏7.7级地震后的悲惨状况,包括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毁坏、民众生活艰难等问题,同时体现了缅甸政府在救援时人力物力的不足。而中国在得知灾情后迅速行动,多支救援队伍奔赴灾区,展现了中国作为友好邻邦的担当,为缅甸抗震救灾带来了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