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人李某30年前在当地犯下命案后潜逃,最终在乌鲁木齐一处工地廉租房被警方抓获的故事,同时介绍了其作案缘由、逃亡经历以及落网后的心理状态。
3月26日上午,在乌鲁木齐一处工地的廉租房内,一场抓捕行动悄然展开。此时,李某正在屋内酣睡,浑然不知危险已经降临。乌鲁木齐民警如神兵天降般冲进屋子,还没等李某反应过来,便迅速将其控制住。
时光回溯到30年前,1995年5月30日,那时年仅26岁的李某还是四川资阳的一名普通居民。当他发现妻子与同镇男子王某存在不正当关系后,愤怒与酒精冲昏了他的头脑。他手持利刃,在冲动之下将王某杀害,还将妻子砍成重伤。作案之后,李某深知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迅速逃离现场,从此踏上了漫长且充满恐惧的逃亡之路。
从那以后,四川警方始终没有放弃对此案的侦查工作,先后两次将李某列为网上在逃人员。然而,李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销声匿迹,警方一直没有掌握到他的任何线索。
今年1月,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钻石城派出所的民警在辖区某公共场所巡逻时,发现了一名可疑人员。该人员的相貌特征与追逃人员较为相似,民警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与四川警方展开联合研判。经过细致的比对和分析,最终确定此人为在逃人员李某。随后,民警们展开了详细的走访摸排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确定了李某的暂时居住地。
▲乌鲁木齐警方抓获逃亡30年的命案犯罪嫌疑人
“我们在一处工地的廉租房里将李某抓获,当时他正在睡觉。”办案民警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道。原来,李某在该工地打零工,由于冬天工地停工,无处可去的他只能住在工地。平日里,他深居简出,除了睡觉,就是到附近棋牌室看人下棋,试图用这种平淡的生活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
到案后,李某向警方交代了自己30年来的逃亡经历。这30年间,他辗转多地,居无定所。在最初逃亡的日子里,他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生怕被人认出,只能徒步前行,专挑偏僻的小路行走。夜晚,他只能在荒郊野外、废弃房屋或桥洞下休息,过着如同野人一般的生活。
前些年,李某捡到了一张甘肃籍王某某的身份证,就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便自称是王某某,试图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身份。然而,在审讯的时候,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一下子让他露馅了。面对警方的审讯,李某最终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哭着说:“这30年,活得不太像个人。”
李某回忆说,这30年来,他不敢与家人联系,对家中父母、孩子的思念只能深埋心底。当年他刚跑出来时,父母年纪已经大了,孩子也才3岁。在孤独、恐惧和贫困的笼罩下,他度过了漫长的30年。在逃亡过程中,他也曾试图重新开始,寻找一份稳定的生活。但每次稍有安定的迹象,内心的恐惧就会将他拉回现实。他不敢生病,因为看病需要身份证登记;不敢交朋友,害怕朋友发现他的秘密。
恐惧就像影子一样,一直伴随着他的逃亡之旅。他说刚跑出来的时候,每晚都睡在废弃房屋、桥洞或者树林里,风声、雨声,甚至是树叶的沙沙声,都会把他从睡梦中惊醒。这么多年了,他走在路上,也会觉得警察就在身后,随时会把他抓住。
四川资阳命案嫌犯李某在犯下命案后逃亡30年,最终在乌鲁木齐被警方抓获的过程。李某在逃亡期间居无定所、充满恐惧,不敢与家人联系,最终还是难逃法律制裁。这一案例警示人们,犯罪后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直面法律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