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国央行2025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展开,介绍了当前中国金融业运行状况,以及央行针对金融风险防控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和方向。
据中新社消息,在3月28日,中国央行对外发布一则重要消息。近期召开的2025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对当下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形势做出了客观评估。会议指出,目前中国金融业运行呈现出总体稳健的态势。金融风险方面,整体处于收敛状态,并且总体上是可控的。从各项数据来看,金融机构的经营指标以及监管指标都处于合理区间之内。而且,随着宏观经济不断持续回升向好,未来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次会议着重强调了防控风险在金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央行明确表示,要始终将防控风险当作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及时且有效地防范化解重点领域所存在的金融风险,同时也要积极应对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央行将强化科技赋能,对现有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框架进行持续优化。不仅如此,还会进一步完善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认定机制,以便更精准地识别和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会议还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在金融风险处置方面,推动建立一种权责对等、激励约束相容的责任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明确各方在风险处置中的责任和义务,确保风险处置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另外,央行还将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不断丰富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箱。在化险资源方面,会充实存款保险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等,通过这些举措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为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介绍了中国央行2025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对金融业形势的评估,指出当前金融风险可控且体系韧性将随经济回升增强。同时强调了央行防控风险的决心,包括优化监测预警、完善处置机制、拓展功能和充实化险资源等举措,旨在筑牢金融稳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