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聚焦北京“新中考”:510分总分背后的招生变革,北京“新中考”登场,普高、职高招生策略全揭秘

本文围绕2025年北京“新中考”展开,详细介绍了计分考试科目调整、招生规模、考试时间、不同招生类型规则以及中考总分的计分方式等内容。

今年,初三学生即将迎来备受关注的“新中考”。此次中考有诸多重要变化,计分考试科目从以往的10门减少到了6门,总成绩也由原来的670分调整为510分。

18日,市教委正式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今年普通高中招生规模预计在8.5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约为3.3万人。

6门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今年,本市依旧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合二为一。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510分,计入成绩的统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体育与健康。

“新中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计分科目缩减至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转变为考查科目,其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不再纳入中考总分计算。

2025年初三年级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24日至25日,具体的考试安排会由北京教育考试院另行通知。

职高综合高中班适度增加

市教委强调,普通高中要合理规划招生规模。公办普通高中招生需依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每班人数不超过45人,优质普通高中班额原则上不低于40人。同时,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会分配到初中校。

本市将继续严格把控普通高中跨区招生。部分优质普通高中可适当制定跨区招生计划,且重点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区域倾斜。为了探索多元化的招生录取方式,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会持续开展;东城区、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也会继续进行登记入学试点,具体办法由这两个区自行制定发布。

综合考虑学龄人口变化情况、高中阶段学位资源供给情况以及职业高中资源条件,本市今年会适度扩大现有职业高中综合高中班的招生规模,鼓励并支持具备条件、学位资源充足的中等职业类学校举办综合高中班,开展职普融通办学试点。

校额到校总成绩须达430分

今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采用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按照提前招生、指标分配招生、统一招生三个阶段进行录取,被前一阶段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与后一阶段的录取。

普通高中部分招生类型可以参与提前招生录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安排部分招生计划参加提前招生录取。指标分配招生涵盖校额到校和市级统筹,其中,校额到校采用校内选拔方式,依据考生志愿及成绩进行录取。由于“新中考”总分有所调整,今年校额到校考生总成绩需达到430分,且综合素质评价须达到B等。指标分配招生志愿填报和录取办法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执行。统一招生则按照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照志愿顺序,择优录取。

统一招生录取结束后,相关学校会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计划,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填报征集志愿。

510分如何计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总分均为100分。

英语科目笔试分值为60分,听力和口语考试分值为40分,后者采用计算机考试方式,与笔试分开进行,并且有两次考试机会。

道德与法治、物理科目总分均为80分。

道德与法治科目70分的笔试由闭卷改为开卷,另外10分为综合素质评价分。物理科目笔试70分、实验操作10分。

体育与健康科目总分为50分,其中现场考试30分、过程性考核20分。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北京“新中考”的各项政策,包括计分科目调整、招生规模、不同招生类型规则以及中考总分的计分方式等内容,旨在让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新中考”的变化和要求,为升学做好准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聚焦北京“新中考”:510分总分背后的招生变革,北京“新中考”登场,普高、职高招生策略全揭秘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