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夏晓虹夫妇将一生藏书陆续捐给首都图书馆的事迹,包括图书整理过程、“陈夏书房”的建设规划,以及捐赠报道视频走红后的情况。
画面中,首图的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箱工作。
3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和夏晓虹夫妇的家中呈现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1、2、3……”伴随着计数声,大大小小的36箱图书被一一做好标记,随后从他们温馨的家中启程,运往首都图书馆。此前,陈平原和夏晓虹夫妇就已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将他们一生的藏书陆续捐赠给这家图书馆。北京日报客户端的记者对他们进行了独家采访报道,此消息一经发布,便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每本书的去和留两人说了算
71岁的陈平原教授,身手异常敏捷。他时而踩在沙发上,时而爬上梯子,轻车熟路地将书架高处的图书一本本拿下来。随后,首图的工作人员便迅速地进行装箱、打包、搬运和装车等工作,整个过程衔接紧密,一气呵成。
瞧,陈平原教授正爬上爬下地取书、递书,专注而认真。
早在3天前,陈平原夫妇就已经开始了图书的整理和筛选工作。陈平原教授感慨地说:“我们面临的困难不小,因为目前我们还在做研究,哪些书要送走,哪些书要留下来,着实需要仔细斟酌。夏老师花了3天时间,才先整理出来25箱捐赠图书。”他还特别提到,好多书质量上乘,装帧也十分精美,但实际的使用率却不太高。有些书一放就是20年,几乎没怎么被利用过,他觉得应该趁这次机会,让这些书发挥更大的价值,见见天日。
陈平原教授表示:“对于我们来说,怀旧更多的是那些简朴的老书,而不是印制漂亮的新书。所以,新出的书,我们反而送走的比较多。”不过,他也再三提及,朋友们送来的很多新书,要是没看就送走,那对朋友不太尊重。所以,这部分新书他们会先留下来,逐本翻阅后,再决定是否送走,这样心里才会踏实。他的想法和夏晓虹教授不谋而合,夏晓虹教授也说:“朋友的书,还是多留一段时间吧。”
尽管决定将这些图书捐赠出去,但陈平原、夏晓虹夫妇心中也满是不舍。在送走图书的前一晚,陈平原教授甚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说,每一本书的去和留都要经过他们两人一致同意,就是怕忙中出错。“夏老师把关比我严,我说可以送的,她说有的还要保留。”最终,书的去留,实际上是由夏晓虹教授来定夺。
陈平原教授笑着说:“我们慢慢来,不想太着急,因为也担心爬上爬下,把腰给扭了,那就更麻烦了。”他们打算先腾出空间,整理客厅的藏书,等这部分弄好了,再整理两个书房的藏书。他还说,最终客厅里那些固定书架,还是得放书,否则环境变化太大,会很不习惯。只不过,书架将由双排陈列变为单排陈列,再把书房里的藏书移出来一部分。之所以保留部分藏书在家里,目的是为了满足日常阅读及研究的需求。
“陈夏书房”将面向读者开放
在陈平原、夏晓虹夫妇的藏书启程运往首都图书馆的同时,“陈夏书房”的设计和建设也在近期正式启动了。
照片中,陈平原、夏晓虹夫妇相视而笑,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首都图书馆工作人员岳玥介绍说,首批图书拉回图书馆后,首先会进行简单分拣,接下来会进行贴条码、盖馆藏章、盖“陈夏书房”专藏章等一系列流程。最后,编目加工完成后,这些图书将被拨到“陈夏书房”陈列。
按照目前的规划,“陈夏书房”将位于首图华威桥馆址的六层。据了解,“陈夏书房”除了保存藏书,还会陈列部分手稿及书画,并且设有阅读空间,环境十分优雅,着实值得期待。
至于开馆日期,陈平原夫妇将会选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具体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商讨和确定。陈平原教授特别叮嘱,不要叫“书屋”,而要叫“书房”,因为“屋”是入声字,读起来不太好听;“房”是平声,念起来更响亮。
在陈平原夫妇看来,“陈夏书房”毕竟是读书人的藏书空间,设计不需要太过华丽,典雅古朴就好。读者可以在这里坐下来阅读、休憩、思考,安顿身心。这样,才能让读者真正领略到书房的独特魅力。陈平原教授还说:“我们有空也会去那里坐坐,今后我和学生们还将在首图开展讲座等文化活动,涉及北京中轴线文化、北京胡同文化、北京旧城改造和修缮等等。”
除了图书捐赠之外,陈平原、夏晓虹的部分手稿及相关文献,也在捐赠计划之列。陈平原教授表示:“第一步先把书捐出去,后续还要整理家里的杂物及手稿,哪些捐,哪些留,还得仔细斟酌。”
视频走红,大大出乎意料
3月7日,北京日报艺绽“名家书房”栏目独家报道了陈平原、夏晓虹夫妇将把毕生藏书陆续捐赠给首都图书馆的消息,相关视频在全网迅速火爆起来,众多网友纷纷点评,直呼感人至深。有人为陈平原夫妇坐拥“书城”的壮观景象所震撼,有人被纸质书的独特魅力所感染,还有人为两人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感情深深感动。许多网友在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下单买下了陈平原、夏晓虹编注的《古文新观》(版刻对照本)。
画面中,陈平原教授在谈及视频走红时,神情淡定。
陈平原教授说:“视频走红,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我们宠辱不惊。就好像演讲现场,听的人多,我们当然很高兴;人少,我们也能够接受。”他和夏晓虹教授看了很多网友的点评,心里十分感动。“但我们没像他们想象的那么伟大,我们就是普通的读书人,而且是那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不时往外张望的读书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夏晓虹夫妇捐赠藏书的善举。他们认真筛选图书,不舍却坚定地将藏书捐给首都图书馆。“陈夏书房”的建设也在推进,将为读者提供阅读和文化交流的空间。捐赠报道视频走红,体现了公众对他们行为的认可。他们的举动不仅为文化传承和共享做出贡献,也展现了学者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