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解析徐心远:养老FOF与固收+FOF的投资利器,从量化研究到FOF管理:徐心远的稳健投资之路

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如何在投资中平衡风险与收益的问题。介绍了公募FOF特别是养老FOF作为一种稳健投资方式,随后聚焦于基金经理徐心远,分析了他的投资履历、投资框架、基金筛选逻辑以及所管理的产品特点等,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

在投资领域,人们追求更高的投资收益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资产实现更多的增值呢?然而,在投资的世界里,高收益往往如同带刺的玫瑰,总是伴随着高风险。特别是在当下,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股市行情也震荡加剧,这种风险与收益的矛盾就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人性中又有着求稳的一面,对风险充满了厌恶。人们既希望能在投资中获得不错的收益,又害怕承受太大的损失,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既想驶向财富的彼岸,又担心遭遇狂风巨浪。

那么,如何才能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稳中求进的投资目标呢?这一直是投资者们苦苦探寻的难题。而公募FOF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公募FOF通过投资多只基金,能够有效分散单一基金的风险,就像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是一种稳健而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其中的养老FOF,更是特别针对养老资金的需求而设计,对稳健增值有着更高的要求,堪称稳中求进投资实践的优秀样本。

为了寻找更适合的养老FOF产品,我对之前纳入自选的19只目标日期为2050和2055的养老FOF(A类份额)进行了详细梳理。这两类目标日期的FOF含权量较高,更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进行配置。我查看了它们近一年的回报数据,发现有五只养老FOF的回报超过了10%,分别来自工银、广发、英大和南方基金。

(数据来源:Choice)

在仔细对比的过程中,我发现排名第一的工银养老2055A和排名第五的工银养老2050A都由同一位基金经理徐心远管理。这一发现引发了我的好奇心,我进一步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徐心远管理时间更长的一只固收+FOF——工银价值稳健业绩也相当不错。根据最新的银河排名,截至2月28日,工银价值稳健近12个月业绩在同类基金中排名4/75。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徐心远实力的体现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对徐心远进行了深入探究。

01 专户量化研究员出身,自带稳健投资基因

当我们看到一只业绩表现出色的基金时,首先会思考,这样的业绩是不是通过激进的投资风格取得的。因为激进风格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高额回报,但也容易导致业绩大起大落,从长期来看,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投资方式,甚至应该成为我们选择基金的反向指标。

查看徐心远的履历,我们可以发现,他本硕均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2016年,他加入工银瑞信,成为专户投资部量化研究员。这一经历为他的投资生涯带来了两个显著的亮点。一方面,专户投资通常以绝对收益为导向,这种工作环境更容易培养出偏稳健的投资思维。徐心远在专户研究员的岗位上,会更加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收益。另一方面,量化或量化辅助决策依靠数字和模型说话,相较于单纯依靠主观决策,受市场情绪的影响更小。徐心远在量化研究方面的经验,有助于他在投资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理性,做出更加客观的投资决策,这对投资的稳健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只是基于他履历的合理推测,徐心远的投资风格是否真的稳健,还需要通过观察他的投资实践来验证。

02 量化基础上进行动态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多元分散,战术资产配置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环境

深入研究徐心远的投资框架,我们可以发现,量化理念和量化工具贯穿了他的研究和投资过程。同时,分散化配置和动态调整也进一步体现了他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

在进行战略资产配置时,徐心远非常注重充分分散化。他通过让产品持仓多源化收益来源,特别是在风险资产内部,通过权益、QDII、商品等三个维度的操作,实现了组合的充分分散。这样的配置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还能提升组合的风险收益比。就像是建造一座坚固的大厦,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才能确保大厦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

在战术资产配置方面,徐心远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匹配不同的资产类别。他不仅注重行业、风格、策略的配置,还会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持仓。在市场相对低位时,他会适当加仓,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而在市场相对高位时,他则会控制风险,适当减仓。例如,在2024年二季度,他增配了港股互联网、高股息资产及美股医药板块,同时减持了部分A股成长股;2024年四季度,他利用市场震荡的机会,在相对低位提升了权益仓位。这些操作都为组合带来了正向贡献。

在具体配置标的方面,徐心远还会注重选择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这样可以减少调仓过程中的摩擦成本,提高投资效率。就像是驾驶一辆汽车,选择性能良好的轮胎可以让行驶更加顺畅。

03基金研究和精选不局限于指数基金,同时致力于筛选具有持续 alpha 能力的主动基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FOF投资来说,有了好的资产配置理念和框架还不够,基金研究和精选作为FOF投资的底层资产,更是关乎FOF业绩好坏及持续性的关键因素。

观察徐心远管理的几只FOF持仓基金,我们可以发现,行业指数基金、策略指数(Smart Beta)基金和主动基金都是常见的配置品种。行业主题指数基金的配置基于景气波动,策略或风格指数基金的配置逻辑则是风格轮动,而主动基金则是那些短期回撤控制较好、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并且持仓分散,不会押注某一个赛道。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徐心远对主动基金的筛选逻辑。我们通常会将基金经理的业绩简单归结为市场收益和超额收益,但徐心远有更深入的理解。他认为基金业绩应该理解为市场收益+某个特定beta+超额收益,这个特定beta有可能是行业或风格,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投资策略。我们一般所说的某基金alpha持续性不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基金产品背后的特定beta持续性不强。通过长期的跟踪研究,徐心远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认识不同主动基金的beta,从而筛选出具有持续alpha能力的基金。

此外,他还善于捕捉一些偏定量的投资或套利机会,如ETF折溢价套利等。虽然这些机会看似微小,但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也能为组合收益增添一份力量。

04 聚焦养老FOF和固收+FOF管理,用稳健方式获取更好的投资回报

对于养老FOF来说,稳健增值是投资者的核心诉求。徐心远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

在徐心远管理的产品中,工银养老2050A和工银养老2055A被定位为适合90后养老需求的目标日期养老FOF。这两只基金的特点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调低权益资产占比,越是临近目标日期,投资风格就越稳健。这种设计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风险偏好,非常适合那些投资知识匮乏且无暇打理养老投资的投资者。

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则是一只固收+FOF产品,它适合临近退休的投资者或者稳健型投资者作为底仓进行配置。

数据说明:

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成立于2021年11月9日。徐心远自2021年12月1日至今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22年 – 2024年度以及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为 – 1.34%、 – 1.72%、4.95%、2.2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0.71%、3.23%、8.30%、13.7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2022年 – 2024各年度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年报、季报,自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截至2024年末。同类排名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2月28日,工银价值稳健六个月A近12个月居同类4/75,同类基金指基金中基金(FOF)-混合型FOF-混合型FOF(权益资产0 – 30%)(A类)。

风险提示:

基金管理人会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并不能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名称中含有“养老”字样,并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本基金作为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其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中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中基金、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型基金中基金。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围绕投资中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问题展开,介绍了公募FOF尤其是养老FOF的优势。重点分析了基金经理徐心远,从其专户量化研究员出身带来的稳健投资基因,到量化基础上的动态资产配置、独特的基金筛选逻辑,再到其管理的养老FOF和固收+FOF产品特点。徐心远凭借其专业的投资能力和稳健的投资风格,为投资者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中提供了实现稳健增值的选择,但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存在风险,需谨慎决策。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解析徐心远:养老FOF与固收+FOF的投资利器,从量化研究到FOF管理:徐心远的稳健投资之路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