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重庆市彭水县鹿鸣乡鹿鸣书院举办第一届诗词大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参赛学生、比赛环节、获奖情况等,还提及了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当地未来在诗词文化活动开展方面的规划。
3月27日,当春天的气息在重庆市彭水县鹿鸣乡肆意弥漫,整个乡都仿佛被大自然染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色彩。而在乡政府的会议室内,一场充满文化韵味的盛会正在热烈进行着。稚嫩的童声与清朗的少年音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宛如一首和谐的乐章。
来自彭水第二小学以及鹿鸣乡各小学校的学生们,身着飘逸的汉服,宛如古代的文人雅士。他们齐聚在鹿鸣乡鹿鸣书院第一届诗词大会的现场,带着对诗词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在这场比赛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仿佛是一群勇敢的探索者,试图从经典诗词中触摸文化的脉搏,讲述属于大山深处的动人故事。
本次诗词大会面向当地1至6年级的学生。在前期,经过班级的层层选拔,每一位脱颖而出的选手都是班级中的诗词小达人。他们怀揣着梦想和期待,来到了决赛的舞台。鹿鸣乡政府的领导、教育领域的专家以及乡贤企业家等嘉宾纷纷出席,共同见证这场精彩的比赛。
比赛正式拉开帷幕,第一个环节“呦呦飞花·古今和鸣”闪亮登场。大屏幕上的飞花令题目依次呈现,孩子们按照年级整齐地排成队伍,依次轮流作答。当“春”“月”“山”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屏幕上时,小选手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一句句经典的诗句脱口而出,仿佛这些诗词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中。紧接着,比赛进入“风雅论剑·点字成诗”环节。选手们需要根据九宫格或十二宫格中的汉字,迅速拼凑出古诗。在这个环节中,时间就是胜利的关键,选手们争分夺秒,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随后的“诗画天工・词韵解码”环节,选手们需要根据画面提示,准确地答出诗句、作者等信息。这不仅考验了他们对诗词的记忆,更考验了他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一场精彩纷呈的诗词派对在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上演,让每一位学生都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诗词之美。
经过多轮激烈的比拼,比赛的结果终于揭晓。最终,有3名选手荣获金奖,5名选手获得银奖,8名选手拿到铜奖。现场的嘉宾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杯、奖状、奖品以及奖金。那一刻,获奖选手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来自彭水第二小学的一名学生兴奋地说:“以前我一直以为读诗、写诗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但是今天参加了这个比赛,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赛诗的乐趣!”此次鹿鸣书院之行,对这些学生来说,就像是一场文化的洗礼。他们不仅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诗词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对诗词研究的兴趣种子。
彭水县鹿鸣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鹿鸣乡将持续开展各类诗词文化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诗词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幸福成长赋能。
彭水县鹿鸣乡人大主席张宏也对此次诗词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诗词大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绝佳舞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诗词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强调,诗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鹿鸣乡小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诗词之美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
当前,鹿鸣乡正结合鹿鸣书院,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他们针对当地学生举办了多场《诗经》背诵活动,并且制定了一个长远的目标:用5年时间,让鹿鸣乡所有三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能背诵30首以上《诗经》篇目。
本文围绕彭水县鹿鸣乡鹿鸣书院第一届诗词大会展开,介绍了比赛的参与人员、环节、获奖情况等,体现了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也展现了当地对诗词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规划,致力于营造浓厚的诗词文化氛围,培养具有文化底蕴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