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话剧九人剧团,讲述其民国知识分子系列作品《双枰记》在厦门的热演情况,介绍了剧团的发展历程、创作目标、代表作品,分析了其作品特点及成功原因。
3月8日至9日期间,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作品中的《双枰记》,在福建厦门闽南大戏院盛大上演。此次演出呈现出异常火爆的场面,演出票早早便被抢购一空,剧场内座无虚席,观众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共同沉浸在这场精彩的戏剧盛宴之中。
话剧九人是一支颇具影响力的民营戏剧力量,有着“最难抢票的学霸剧团”这一响亮的称号。它由一群北京大学校友于2012年携手创立。在过去的14年里,剧团始终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戏剧作品。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精湛的创作技艺,话剧九人收获了大量铁杆粉丝,这些粉丝被他们作品中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
坚持原创剧目创作是话剧九人一直以来坚守的初心。他们希望通过剧作来照见现实社会,呈现出对生活、对社会的真诚思考。自2012年推出第一部原创作品《九人》开始,剧团的每一部作品都充满着雅致的文学趣味。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舞台表演,更指向严肃的社会命题讨论,引导观众去深入思考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
话剧九人最被观众熟知的作品当属“民国知识分子系列”。在这个系列中,每一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四张机》直面新旧文化、教育公平、性别平权等诸多议题,以戏剧的形式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矛盾与冲突;《春逝》取材自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物理学家吴健雄与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顾静徽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两位杰出女性在科研道路上的奋斗与坚持;《双枰记》则少了文人式的想象和技巧,多了沉静、复杂和厚重,给观众带来了更加深沉的思考;《对称性破缺》从3位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照见许多在时代洪流中参差不同、令人唏嘘的人生,让观众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百态。
这几部作品之间人物关系纵横勾连,既彼此独立又互为注脚。它们的文本风格均充满了文学趣味和知识分子风骨,共同构筑起一个精巧的“九人剧作宇宙”。在这个宇宙中,观众可以领略到不同角色的人生轨迹,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虽然话剧九人的作品呈现的是严肃社会命题,但总能带给人们希望。在《四张机》中有“西西弗斯永不投降”这样振奋人心的台词;《春逝》中“我们的努力是能被看见的”给人以鼓励;《双枰记》里“一息尚存,寸心不懈”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对称性破缺》中“一棵树最终成为它要成为的样子”寓意着生命的成长与坚持。这些耐人寻味的台词鼓舞着在崎路上的同行者和探求生命意义的追问者,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除了对作品的精耕细作,话剧九人的成功还在于他们不断向内审视、持续自我更新。以《春逝》为例,2020年刚推出时,时长只有60分钟。到了2021年,《春逝》逐渐丰满,时长扩充到110分钟。升级后的《春逝》不仅有着瞿健雄、顾静薇两位女性细腻的相处日常,更有着她们对于物理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在“粒子物理之争”这场戏中,瞿健雄想研究难度极大的粒子物理,顾静薇劝说她,在设备和资金都缺乏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在投入其中后一无所获。对此瞿健雄坚定地回应:“物理是为了回答问题,不是逃避问题。”这种对科学的执着和对真理的追求,让观众深受感动。
《春逝》结尾,两人执手起舞,字幕亮起——“献给崎路同行的你”。正是这样与观众同行的创作态度,使得话剧九人创作出了如此打动人心的作品。
本文介绍了话剧九人剧团及其民国知识分子系列作品《双枰记》在厦门的热演情况。阐述了剧团坚持原创、关注现实的创作目标,分析了“民国知识分子系列”作品的特点和意义,还强调了剧团不断自我更新以及与观众同行的创作态度,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话剧九人的成功,使其作品既具有思想深度又能温暖人心。